□ 记者 王葳然
随着这几年新中式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但在众多消费者的评价和售后反馈中,虚假宣传、克重虚标、质量瑕疵、面料缩水是较为集中的“嘈点”。同为丝绸服装,价格跨度也非常大,有的甚至相差10倍。近期,市消保委对50款宣称为100%桑蚕丝面料的不同品牌丝绸服装开展了比较试验,价格从每件189元到1747元不等,购买渠道除了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外,还选择了李佳琦、烈儿宝贝、赵大喜、东方甄选等知名电商直播间。检测结果显示整体情况良好,50件送检样品的甲醛含量和pH值等安全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3款样品的宣称克重与实测结果有差别
“克重”是指每平方米面料的重量,可以直观地反映衣物的轻重、厚薄,克重高的丝绸服装一般价格也更贵。丝绸服装面料描述页面和直播间主播的口播中常出现“重磅”一词,通常认为19姆米及以上的真丝面料可称为重磅真丝,单位面积质量约为82g/㎡。
丝绸服装的克重直接影响服装的垂坠感、耐用度和价格,或成为一些商家的营销噱头。如果商家提供了不准确信息,可能会误导消费者,使其购买到不符合预期的服装,正如一些消费者反映“购买的重磅真丝服装面料很薄还明显透光”。
为了验证网购丝绸服装是否存在“虚标克重”的情况,市消保委对50款样品的真丝克重进行测试,实测面料单位克重在26至200.3g/㎡范围内(约6-46.5姆米)。对比后发现,有三款样品的宣称克重与实测结果有差别,其中有两款数据差异较大。
网页宣称“100%桑蚕丝”的服饰可信吗?
“网页宣称100%桑蚕丝的真丝服装可不可信”“直播间主播口中具有‘真丝质感’的服装会不会是‘伪真丝’”……这些都是消费者常有的疑问。由于消费者网购摸不到实物,只能通过网页宣传或直播间的口播描述了解商品,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本次比较试验中,市消保委对50款网购丝绸服装的面料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总体情况较好,仅有一款样品虽宣称面料为100%桑蚕丝,但实际并未测出含真丝成分。这款样品是在“GUYN服装旗舰店”购买的639元的T恤(昆明博讯服饰有限公司销售或生产),实测面料为聚酯纤维60.2%、锦纶31.3%、氨纶8.5%,压根没有真丝成分。
3款样品的水洗尺寸变化率超过标准限定范围
丝绸纤维容易受到水、碱、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对洗护的要求也更高。常有消费者反映“明明是冷水手洗,衣服还是缩水变形”。丝绸出现缩水率较高的问题通常是由于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对面料的预处理不够充分,或者采用了质量较差的原料。
市消保委在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50款丝绸服装样品进行洗涤测试后发现,有三款样品的水洗尺寸变化率超过标准限定范围。
记者获悉,市消保委在与相关企业沟通后,目前已得到“赵大喜”和“珊目尔”两家公司的积极反馈,商家承诺后续将加强自查和品质管控,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