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投诉调查

刚买的苹果手机突然弹出“物主锁” 卖家称“不知情”

厂商:无法解锁 法院:退货退款

章炜

本文字数:2025

  □  记者  章炜

  在便捷的网络交易时代,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日益活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的同时也潜藏着风险。市民刘女士在闲鱼App上购买一台苹果手机,双方进行了线下交易,刘女士确认无误后通过平台支付了6400元。回家后,刘女士发现手机弹出“物主锁”界面。卖家才告知,这部手机是公司发的工作机,且无法配合解锁。在多次要求退机无果后,刘女士将卖家告上法庭,要求“退一赔三”。近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该起纠纷。

  专卖店:需提供原始凭证才能解锁

  2024年11月,刘女士在闲鱼App上联系上卖家潘先生,想购买他在网上发布的iPnone15 pro512G白色手机。“卖家在网上发布时,自称是自用闲置手机”。

  商定好价格的几天之后,双方约定线下见面交易。在现场,刘女士检查了手机的序列号和保修日期,确认无误后,通过闲鱼平台向潘先生支付了6400元货款。

  但当刘女士回到家,开始传输资料时,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了——手机突然弹出“物主锁”界面,无论她如何操作都无法正常解锁。刘女士顿时慌了神,刚到手的手机竟成了“板砖”。她第一时间联系潘先生,卖家此时才告知刘女士,这部手机并非个人购买,而是公司配发的工作机。

  焦急之下,刘女士找到闲鱼平台要求披露卖家的相关信息,但对方依旧拒绝退款退货。“没过几天,手机彻底锁死,无法开机。对方又说可以退货,但要求将手机恢复到交易时的样子,还说会帮忙询问公司负责此事的同事。但此后,卖家并未帮我退货。”刘女士说。

  随后,刘女士又带着手机前往苹果专卖店,希望专业人员能够帮忙解锁。店员在查看手机后告知刘女士,要解锁这部手机,必须提供手机的原始发票、购买凭证等资料,否则无法进行解锁操作。刘女士无奈之下,只能再次联系潘先生,要求其提供相关资料。然而,潘先生却表示无法提供这些资料。

  卖家:对方当场验货,自己对“物主锁”不知情

  刘女士尝试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均无果,又选择向派出所报案。警方在了解情况后,建议刘女士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无奈之下,刘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她要求潘先生“退一赔三”,返还货款6400元并赔偿19200元,共25600元;同时,要求赔偿诉讼费等3000元。

  庭审中,双方就交易责任各执一词。潘先生辩称,涉案手机为二手手机,刘女士已当场验货并完成付款,交易早已结束,自己对“物主锁”并不知情,认为买卖关系合法有效。

  刘女士则反驳,潘先生在交易时隐瞒了手机是公司工作机的关键信息,谎称“自用闲置在保”,导致自己买到无法正常使用的手机,这一行为已构成欺诈。

  据了解,“物主锁”是苹果设备激活锁的俗称,指设备与苹果ID绑定后形成的安全保护机制,需原账号密码才能解除锁定。法院经审理查明,微信聊天记录、付款截图、报警回执单等证据均能证实双方的交易事实及手机存在“物主锁”的问题。

  法院:支持退货退款但不适用惩罚性赔偿

  法院认为,刘女士从潘先生处购买涉案手机,双方之间形成了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关系,潘先生理应向刘女士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刘女士购得手机后,发现手机存在物主锁导致手机正常功能无法实现,故刘女士要求退货退款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同时,根据潘先生交易记录显示其并非专门从事出售二手手机人员,现有证据难以证明潘先生具有明显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持续性对外出售商品的主观意图,不能认定为通常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规定,因此对刘女士主张潘先生作为经营者应承担退一赔三的诉请不予支持。对于调档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费用的诉请,于法无据,故法院不予支持。最终,法院判决潘先生退还刘女士货款6400元,刘女士同时返还涉案手机。

  记者查询到,上海市民吴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棘手状况。今年5月,吴先生花1718元在淘宝法拍上拍到一部二手iPhone14,收货后同样发现“iPhone已与物主锁定”的界面。他第一时间联系法院,法院表示也不知道密码。随后,他找到苹果实体店及线下个人维修店寻求解锁帮助,均被告知无法处理。他按照苹果官方客服工作人员要求,向客户服务电子邮箱提供相关合法购买证明材料,包含法拍记录、购买情况等资料,也无法解锁手机。苹果官方客服回复,需要提供该部手机的三包卡和包装盒照片,才有可能为其匹配专业工程师进行解锁。机器无法解锁,吴先生想要退货,淘宝法拍却表示,法拍商品不可退换,在法拍前已经书面告知过相关条款。

  法律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二手商品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仔细核实商品来源、权属、使用状况等关键信息,尽可能要求卖家提供完整的商品凭证、购买记录等资料。对于法拍商品,需仔细阅读《拍卖公告》《竞买须知》等文件,了解商品是否附带原始凭证、是否支持退货等细节,避免盲目竞价。而卖家在出售二手商品时,也应秉持诚实信用原则,如实、全面地披露商品的真实情况,避免因隐瞒关键信息引发纠纷,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只有买卖双方共同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交易,才能营造健康有序的二手商品交易环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投诉调查 B08刚买的苹果手机突然弹出“物主锁” 卖家称“不知情” 章炜2025-09-02 2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