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刘嘉雯
“只要每一个人都付出微小的善意,就能帮助更多的人。我倡议,为困境中的孩子点亮星光,用细小的善行助力他们成就更美好的未来!”在新娘熊小凤的带领下,35对新人共同发出倡导,要为困境儿童艺术教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今天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开头的一幕发生在上海市民政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久久爱的幸福节”慈善集体婚礼上,现场首次将慈善婚礼与关怀困境儿童相结合,推出“久久爱·艺童享”困境儿童艺术教育支持计划。
这场特别的集体婚礼,不仅是35对新人爱情的见证,更是传递善意的温暖舞台。记者现场对话多对参与婚礼的新人,聆听小善举背后的感人故事。
“有人为我撑过伞,我也要成为别人的伞”
“当时家里特别困难,如果不是9位好心的叔叔阿姨资助,我连上高中都成问题。”在现场,熊小凤向记者回忆起过往。年少的熊小凤在中考时成绩优异,却因家中经济困难,难以供其进入高中继续学习。
“我尝试给县长和县委书记写信,还去县上最好的高中拜访校长,希望能入学。”熊小凤没有放弃,她努力寻找能够继续学习的机会,“那是我第一次去县城,但为了能读上书,我一点也不怕。”幸运的是,在县长和团委书记的帮助和号召下,最终有9位好心人站出来表示,愿意资助其完成学业。“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读高中,更不会有机会考上重点大学,甚至出国深造,我的人生也将完全不同。”虽时隔多年,熊小凤向记者回忆时依然忍不住眼角含泪。
熊小凤告诉记者,她深知这份资助来之不易,也正因为这段经历,她决定在学有所成之后选择“反哺”,资助高中母校的贫困孩子们。经过了解后,熊小凤发现,一个孩子一学期4000元的学费是自己无法独立负担的。这时,她立刻着手联系到4位高中校友,第一次鼓起勇气将自己的经历完整袒露,并鼓励他们一起加入到资助贫困学生的队伍中。“没想到他们立即就同意了!”五人资助团队就此成立。他们这一资助,就坚持了9年。
在这9年中,他们成功帮助3名贫困生完成高中学业并考入了大学。“就在去年,其中一个孩子的成绩超过了一本线100多分!我比拿到自己的成绩单还激动!”熊小凤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这让更多人主动加入到资助贫困生的行列里来,“现在我们的团队已经有十个人了。”熊小凤分享时神情略带骄傲。今年2月,她与来自甘肃的刘强强相识相爱,从此慈善路上又多了一位伙伴:“我们以后会一起继续做下去。”
在当天的慈善婚礼上,熊小凤举起左手,带领35对新人发出倡议:“我倡议,为困境中的孩子点亮星光,用细小的善行助力他们,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曾经有人为我撑过伞,我也想成为别人的伞。”熊小凤谈到做出此举的初衷时说,“如果日后,这些孩子也愿意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那就是最好的回报。”
“善意就像一滴水,终能汇聚成汪洋大海”
“在公司成立之初,我就把成立教育基金会作为一项必做之事。”郭亮说道,他与妻子张天睿也是当天35对新人之一,他们在浦东张江共同创业,建立了一家人工智能科学企业。
“我小时候是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正因为读了书,来到上海读大学,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拓宽了我的眼界和格局,才让我有如此大的改变,现在才能自己创业。”郭亮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懂得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从企业创立之初,便将助力贫困儿童视为己任,“帮助儿童更好地接受教育,去改变他们的命运,我觉得这是回馈社会最好的切入口。”
在如今这个电子支付普及的时代,郭亮仍然坚持在钱包中存放现金,当在路边遇到任何寻求帮助的人,他都会伸出援手。在他看来,无论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只要在这其中有一个能获得真正的帮助,那都是值得的。他的妻子张天睿也非常支持他:“我们希望能够力所能及地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也是我们两个能走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善意就像一滴水,每个人都汇入一滴水,那就能汇聚成汪洋大海。”郭亮在采访末尾,阐述了他对慈善的看法。他认为,慈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并将“恪守善良”写入企业价值观:“我希望用行动去影响身边的家人、朋友,也希望通过这次关怀困境儿童的倡议,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建立慈善的意识。”
“慈善不是负担,善行很近、也很简单”
在现场,还有一位特殊的新娘单诗淇,她既是新人之一,也是活动的执行编导,当天讲述的每一个慈善故事背后,都有她的功劳。
半个月前,单诗淇与丈夫王君吉成为上海中心239米高空登记点的首对领证新人。在此后的日子里,她便全心全意扑在慈善婚礼的准备工作中。即使是婚礼当天,单诗淇依旧穿着婚纱蹲守在操作台,严格把控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他说别人都有伴儿就他没伴儿,说我不陪他上台,因为我一直在忙。”单诗淇向记者吐槽丈夫对她的“抱怨”,“但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开心和有意义的事。”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单诗淇很少有机会去思考如何帮助别人,但从这次挖掘故事的过程中,让她对慈善产生了不同的想法:“慈善不是一种负担,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其实善行很近,也很简单。以后我也会更多地去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希望帮助孩子们提升文化艺术素养和自信心”
“我们在做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的困境儿童很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艺术。”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林怡琼告诉记者,造成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困境儿童普遍存在经济困难的问题,也因为他们缺少培养艺术兴趣和素养的机会,这导致困境儿童大多有自信心缺失的问题。“因此,我们想借慈善婚礼举办之际,倡议推出‘久久爱·艺童享’困境儿童艺术教育支持计划,让更多的困境儿童能够得到帮扶。”
林怡琼表示,此次将慈善婚礼与关怀困境儿童相结合,是希望新人们在日后抚育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能更多地关注困境儿童。“我们更希望社会公众能够持续关注这个项目,帮助孩子们提升文化艺术素养和自信心,并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记者了解到,在拟募集资金到达预计金额后,基金会将请艺术培训类机构根据儿童兴趣爱好安排相应艺术课程。
记者手记
除了慈善集体婚礼,今年“上海慈善周”期间,全市还开展了“一杯咖啡的温暖”慈善主题活动等近40场活动,形成慈善氛围。其实慈善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买一杯咖啡、将闲置物捐赠给山区儿童、在手机小程序上攒“能量”种树还林,这都是举手投足便能完成的小事。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活动现场,年轻人的身影占大多数,他们把“随手慈善”融入生活,将慈善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善意从来不是“要做多大”,而是愿意“从此刻开始”。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困境儿童,不仅仅是生活上,更是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副处长周圆圆说,“我们举办慈善婚礼的初衷,也是希望在新人们婚姻的起点便埋下一颗慈善的种子,并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慈善文化的传播和慈善行为的践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