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日前,聚焦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新需求,以《浦东新区深化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改革若干规定》为基础,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再推经营范围登记改革2.0版。此项改革通过智能算法,推出企业名称与经营范围智能联动登记模式、存量企业经营范围规范化批量转化、动态扩容特色经营项目三项创新举措。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实施以来,浦东市场监管局通过确认制方式高效受理企业设立、变更近20万件,其中超4万户企业受益于经营范围改革新政。此次经营范围登记改革2.0版的推出,更是浦东新区深化制度型开放、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突破,将显著提升企业登记便利度和体验感,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与发展信心。
长期以来,由于名称中的“行业”表述与“经营范围”在申报阶段缺乏系统性关联,影响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解决这一“痛点”,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浦东新区在全市率先上线“企业名称与经营范围智能联动辅助系统”。
该系统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深度打通名称行业用语数据库与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建立了精准的对应关系。当申请人选定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后,系统能自动匹配并推荐核心主营业务范围,为申请人和登记审核人员提供强大的智能辅助,有效减少填报错误和退件率,显著提升登记效率和用户体验。
“只要登录‘上海企业登记在线’,系统会自动把我们原来的经营范围智能转化成最新规范表述,一目了然。之后,确认一下就能提交变更,太方便了!”浦东新区一家成立近十年的贸易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女士,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市场主体需按标准化条目登记经营范围。自2022年3月上海市全面启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以来,截至2024年底,浦东新区仍有数万家存量企业的经营范围表述尚未规范化。
以往,这些企业办理变更需自行一一对照匹配或寻求窗口人员帮助,过程繁琐。现在,依托市局优化升级的嵌入式系统功能,企业只需登录“上海企业登记在线”平台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系统即能智能识别其历史非规范表述,并一键转化为现行标准条目供参考确认,实现“零见面、零跑腿、零接触”的便捷更新。此举不仅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也使经营范围数据更加标准统一,为政府精准施策和行业统计分析奠定了更优质的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