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葳然
近日,位于普陀长风地区的上海市儿童医院里,发生了一起因排队产生的矛盾,长风街道通过“三所联动”机制及时响应并妥善处理。当天,薛女士和朱女士各自带着孩子到儿童医院就诊,却因排队顺序问题产生分歧。起初,双方只是言语争吵,但随着情绪逐渐失控,争吵升级成了肢体冲突,推搡间,两位家长均不同程度受伤。现场一片混乱,围观群众见状迅速报警。民警到场后,及时制止了冲突的进一步恶化,并将双方带至长风新村派出所作进一步处理。
在派出所内,双方各执一词,对事件经过的描述大相径庭,在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上更是分歧巨大。民警察觉到,有效解决这起纠纷还需启动“三所联动”调解程序。
调解会上,律师、民警和调解员从不同角度发力,层层推进矛盾化解。“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具体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律师凭借专业知识,为双方详细剖析冲突中各自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薛女士和朱女士清晰认识到,冲动行为不仅伤害他人,还可能让自己触犯法律。随着律师的讲解,两人原本不耐烦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民警则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反复查看现场监控,细致询问在场证人,力求还原事件的完整经过。在调解过程中,民警不断引导双方理性看待冲突,严肃指出在医院这样的特殊场所,更应保持冷静克制。同时,民警援引《治安管理条例》提醒两人:“作为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用理智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
随后,调解员从社区和谐、家庭稳定的角度出发,规劝双方说:“大家都是成年人,又都是孩子的父母,要为家庭多考虑。”在与调解员的沟通过程中,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在调解团队轮番释法说理与耐心疏导下,两人终于放下对立情绪,各自承认在冲突中的过错。
然而,在赔偿金额上,双方仍僵持不下。薛女士列出详细的赔偿清单,要求朱女士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费用;而朱女士却觉得对方的要求过高,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双方互不相让,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经过多次劝说,双方认识到自身错误,意识到冲动行事得不偿失。最终,在“三所联动”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共识,签订调解协议书。在派出所的调解室内,两人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并握手言和。
这起纠纷的妥善解决,是“三所联动”机制发挥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接下来,长风新村街道将继续以法理为尺、情理为桥,通过“三所联动”机制为群众排忧解难,守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