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当初你母亲带着你来到上海,就是为了奶奶在上海的房产。现在奶奶生病了,医疗费、护理费这么高,你作为孙子,应该承担一半。”近日,一场跨越数十年的家庭纠葛,因老人赡养问题升级。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三所联动”工作室及时介入,通过法理疏导与情感调和,为这场牵扯两代人的矛盾画上了圆满句号。
赡养费到底归谁出,姑侄争执不下
几十年前,原本已经在上海有妻儿的魏爸爸去往云南插队落户,在当地结识了小芳,两人产生感情,并生下了小魏。多年后,魏爸爸带着小芳和儿子小魏回到上海,与原配妻子离婚,又与小芳结婚。原配妻子所生的儿子大魏则由魏爸爸抚养。尽管魏爸爸带回来的云南妻子遭到了其他兄弟姐妹的反对,但他还是力排众议,将小芳和小魏的户口登记在了魏家奶奶的一套老式公房中。多年后,小芳不幸在一场车祸中去世,魏爸爸不久也病逝,只剩下在上海打工的小魏一人居住在该老式公房中。
姑姑魏大姐认为,魏奶奶因脑梗住院,医疗费、护理费较为高昂,小魏“沾了母亲的光”入户该房屋,如今应当承担一半赡养费。小魏则认为,爸爸的兄弟姐妹多年来一直对自己和母亲存在歧视。更何况,孙子女没有赡养奶奶的义务,如今奶奶的赡养费应当由姑姑自行支出。双方争执不下,甚至引发了肢体冲突,并拨打了110报警。
奶奶的赡养问题如何顺利解决?南京西路街道司法所联合南京西路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启动“三所联动”机制,寻求处理方案。
调解会上,魏大姐表达了自己多年来的积怨。她认为,小魏的母亲就是处心积虑为了占据奶奶的房屋才来到上海。如今自己和大魏都在外区另购住房,只有小魏始终居住在其中一间房间中,久而久之他就成为唯一的“户主”,会霸占奶奶的“遗产”。如今奶奶病重,每月的医疗、护理费用高达8000多元,自己已经无力承担所有的护理费用;小魏作为“得利者”,应当承担一半的护理费。
小魏则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父亲当年已经为赡养奶奶支出过许多费用。父亲过世后,姑姑对侄子大魏较为喜爱,对自己爱搭不理,受到了许多不公平对待。因此,奶奶的赡养费应当由姑姑或者大魏承担,不同意出租自己居住的房屋。大魏也来到了调解现场。他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自己与小魏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能够理解小魏的心情。但奶奶的赡养问题刻不容缓,还是三人一起承担最佳。
握手言和:合理分配让亲情重归本位
在听取了三方意见后,派出所告知魏大姐和小魏,小魏即使在该房屋中居住较长时间,也不代表他就成为了“户主”,不会造成其他户籍人员的实际损失。魏大姐对小芳的偏见,也不应当推移到下一代身上,造成更多的矛盾。
调解员则告知大魏和小魏,虽然在法律上孙子女没有直接赡养奶奶的义务,但目前奶奶面临高额护理费的情况,作为受到奶奶照顾的家庭成员,两兄弟共同支出一部分的护理费也是维系亲情的合理方案。律师查看了房屋情况后,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方案:奶奶的房屋位于市中心,租金的价格较高。鉴于目前大魏和魏大姐已经搬出老屋居住,空出的两间房间如果能够出租,租金用于补贴奶奶的护理费是最优解。
一开始,小魏并不认可将两间房屋出租的方案,担心自己会与租客相处困难。对此,律师专门给小魏进行了“背对背”商议。律师告知小魏,魏大姐的退休金不足以支持奶奶高额的护理费已经是现实需要解决的情况,出租两间空关的房间,不但能够补贴奶奶的护理费,成全多方的亲情,还可以为他自己也提供一部分租金收入,是大家共同能够获利的方案。至于租客的选择,可以由自己通过房屋中介进行审查。
律师的分析对小魏有所触动,他主动提出愿意搬到面积更小的一间房间居住,将两间大屋出租获取租金,其中一部分租金用于补贴奶奶的护理费,以尽自己的孝心。
虽然三人达成了共同出租房屋的一致意见,但对于租金分配则依然存在争议。魏大姐认为,奶奶的一半赡养费约为4000元,自己应当获得等价的租金。大魏和小魏则认为,两间房间的市场租金预计一共5000元左右,如果直接拿走4000元,两兄弟将没有多少租金收入。
对此,司法所和律师在计算了房屋的水电、煤气等费用后,建议三方按照3:1:1的比例分配租金。魏大姐获得租金的60%,全部用于补贴奶奶的护理费;大魏和小魏则分别获得租金的20%,作为两人自己的一部分租金收入。魏大姐见到小魏愿意主动搬到小房间居住,也对小魏的孝心表示了认可。三人听取了律师的专业计算公式后,决定就按照上述比例收取租金。
在“三所联动”的调解下,三方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将租金分配比例和出租方式共同以协议书的方式确定了下来。魏大姐和小魏也握手言和,拉近了姑侄关系,姑侄还约定一起晚餐。三人均对“三所联动”工作表示了诚挚感谢,当天还一同找到了房屋中介,将两间房间挂牌出租。
【案例点评】
上一代的家庭纠纷不应当在下一代的相处中“代代延续”。“三所联动”工作为魏家三人提供了情理法的调解平台,帮助家庭成员进行利益分配,提高老人的赡养水平,清理了过去时代的“孽债”,激活了家庭细胞,避免了家庭内部纠纷向治安或者刑事纠纷转变,是社区中优良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