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王慧君
本报讯 近日,嘉定区人民法院南翔人民法庭依托社区巡回审判点,针对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借贷常见法律问题,送“法”上门。
庭审中,法官针对“借贷合意”和“实际交付”两大核心问题展开调查,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发生始末也得以还原。家住南翔某社区的原告管某某与被告戎某某系朋友关系,被告因需要资金周转向原告借款,原告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借款给被告20万元。被告则出具借条,向原告承诺了还款期限及违约责任。借款到期后,被告经原告多次催告仅还款6万元,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庭辩论结束后,法官一方面向被告强调诚信履约的重要性,明确拒不履行将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建议原告考虑被告实际困难给予宽限期。经法官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合意:被告承诺9月30日前偿还部分款项,剩余借款分期履行直至付清。
庭审后,法官针对民间借贷中的高频风险场景,围绕民间借贷的基本概念、风险防范提示以及维权诉讼指引,开展以案释法的普法讲座。“今年上半年,我们依托南翔镇丰翔社区法官工作站,建立‘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矛盾纠纷化解的‘便民门诊’。此举的初衷是助推矛盾纠纷从源头化解,助力构筑基层善治新生态。”南翔人民法庭庭长潘静表示。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