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治理”

上海城管十年热线交出亮眼答卷

季张颖

本文字数:1017

  □  首席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上海“城管局长接热线”行动迎来十周年。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2024年全市城管系统共受理投诉件10.9万件,同比下降9.16%,社会满意度测评达87.6分,同比提升1.95分。今年1至8月,投诉量进一步降至63023件,同比下降19.65%,市民满意率则攀升至87.77%,较去年同期提高5.91个百分点。

  据悉,针对高频民生诉求,上海城管目前已构建“投诉—立案—查处—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对违法搭建、群租等安全类问题实行“应立尽立、快查快处”,实现标准化处置、节点化反馈。聚焦违法搭建、占道经营等顽固难题,城管部门推动建立“早宣传、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四早”机制,力争将问题化解于萌芽。

  在奉贤区某工地,通过城管驻点、跨部门协同和居民共治,扬尘投诉同比下降23%;在杨浦区大学路,依托“定点+定时”精细管理,外摆位实现规范经营,市容与商业活力得以兼顾。

  “市民投诉不是负担,而是治理的‘金矿’。”市住建委副主任、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张永刚表示,通过数字化赋能、智能分析和第三方评查,上海城管正推动投诉处置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治理。

  “我们依托大数据建模,对投诉高发区域进行动态监测与预警。一旦发现群租、夜间施工等投诉趋势上升,立即启动‘触发式执法’,联动公安、住建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张永刚介绍,此外,通过“城管进社区”“公众开放日”等线下活动,执法人员主动搜集民意,将合理诉求转化为治理策略。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非机动车充电桩建设等民生项目正是从投诉中“诞生”,实现“投诉减量”与“满意度提升”的双赢。

  与此同时,上海城管还在持续推进“精准普法、精准执法、精准惩戒”机制,在文明规范的同时,更强调包容审慎和沟通疏导。

  据悉,今年7月,上海城管发布免罚、轻罚清单,明确40项依法不予处罚事项和5项依法减轻处罚事项,涵盖市容环卫、文明施工、房产经纪等多个领域。张永刚介绍,此举并非放松监管,而是秉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对符合“首次、轻微、及时改正未造成危害”等条件的市场主体,通过批评教育、约谈指导、发送告知书等柔性方式替代传统处罚。

  张永刚介绍,例如对跨门营业、占道堆物等行为,若属初次且情节轻微并及时改正,依法不予处罚;而对某些物业服务、经纪行为中存在轻微违规但主动退赔、消除影响并取得谅解的,则依法减轻处罚。这一政策进一步推动执法模式从“一刀切”向“分层分类”精准转变,真正让法律在现实中“露出微笑”。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治理” 季张颖2025-09-24 2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