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华晟
“亲身参加阅兵、亲历天安门前的荣光时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司法警务实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锻造新时代司法警察铁军,护航司法公正?”
9月25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总队举办“砺警云课堂”第十一讲。本次课堂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铸造一流司法铁军”为主题,采用访谈形式,特邀参加“九三阅兵”仪式的受阅队员——山西省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陈家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万紫怡走进云课堂,与亲临阅兵现场观礼的全国模范法官、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白云,以及两次获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先进个人、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政治委员丁伟展开对话。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出席活动。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代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总队代表、上海法院司法警务人才工作室智库专家代表、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退休法警代表等嘉宾齐聚现场,与全市法院机关党办(党委)代表、近800名司法警察线上线下共同参加了本次云课堂的学习。
访谈结束后,王理秋主任为两位受阅女警颁发“上海法院司法警务人才工作室特聘教官”证书,为上海法院司法警察人才培养工作注入强劲新动能,助力打造一流司法铁军。
现场精彩发言回顾>>>
问:作为一名司法警察,你是如何被选拔进入阅兵方队的?
万紫怡:我从小就因家乡的抗战故事和爷爷的教导,对军队充满向往。虽然曾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阅兵失之交臂,但我坚持守护国旗的梦想,最终成功入伍成为一名空军战士。退役成为司法警察后,我继续担任民兵排长,终于等到了这次圆梦的机会。
陈家春:我于2019年入伍,凭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的服役经历,作为第一批小教员进驻训练基地。这次民兵方队队员来自15个抗日根据地省份,作为山西人的我获得了宝贵机会,圆了自入伍第一天就深埋心中的参加阅兵梦想。
问:观看阅兵有什么感受?
丁伟:在单位集中观礼时,从战旗方队到无人作战方队,每一支队伍铿锵有力的步伐都让我直观感受到国家实力的跃升。特别是女民兵方队出场时,那种英姿飒爽的气势令人振奋。更让我自豪的是,这支光荣队伍中有我们优秀的司法警察同行,那一刻涌上心头的不仅是激动,更是踏实与自信。
白云:有幸亲临阅兵现场,受阅方队铿锵的步伐、“正义必胜”的响亮口号,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力量。这场盛典不仅是对先烈的致敬,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淬炼,让我更加坚定“没有国家强大,就没有人民安康”的信念。
问:阅兵训练中印象最深的事?遇到过什么挑战?
陈家春:记忆最深的是一次大合练,阅兵道上,我们的每一步都踏得铿锵有力。当全场齐声高唱《祖国不会忘记》时,那句“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响起,我们的步伐仿佛都在这一刻被谱成了歌中昂扬的音符,瞬间凝聚成一股劲,推着我们以更坚定的姿态,迈向下一程。
万紫怡:最大的挑战来自对“精准”的极致追求,步幅75厘米、脚离地30厘米高……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我们分毫不差。我曾因步幅不稳从排头调至第二,一度非常受挫。但看到训练场上的国旗,想到守护它的初心,我明白站在什么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奉献全部力量。
问:参加阅兵之后,回到司法警察的工作岗位上,参加阅兵的经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陈家春:阅兵阅心更是阅自己,队列训练是个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坚韧与团结的意义。今后,面对任何困难繁琐的任务,我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更懂得依靠和贡献团队的力量,这将成为我未来工作中最宝贵的品质。
问:作为法院不同岗位的先进代表,看完阅兵式后,你们认为抗战精神应该如何融入自己的司法事业?
白云:作为法官,我们审结的每一个案件、化解的每一个纠纷,就是在守护千千万万个“小家”。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战场”,我们要把观礼时的热血沸腾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不忘初心、不负时代,在司法岗位上践行使命。
丁伟:抗战精神是我们最需要传承的宝贵财富之一。融入实际工作,就是要做到三点:一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冲得出去;二是在平凡重复的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细致;三是在压力挑战面前敢于担当作为。要将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需要时自觉冲锋,在细微处主动担当。
问:如何锻造一支司法警察铁军?
丁伟:锻造铁军,首先要筑牢信念之基,认识到司法警察岗位是托举司法公正的“绿叶”。其次要突出专业和担当,用专业赢得尊重,用坚守诠释忠诚。最终要落到行动上,每一位同志都要思考如何在岗位上践行初心,共同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