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周静 记者 徐荔
帮忙“代取包裹”就能赚取高额报酬?当心,你可能沦为电信网络犯罪的工具人!
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利用快递包裹转移犯罪资金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明知包裹有猫腻的赵某为了所谓的高额报酬铤而走险,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案件回顾>>>
2024年9月的一天,待业在家的赵某在网上看到可以兼职赚“快钱”的广告,便按照要求添加对方联系方式。上家告知他,只要到指定地点取个包裹并放到另一个指定地点,就可以赚钱,而且路费全部报销。
“我问过上家包裹里是什么,但是对方不告诉我,还让我不要去打开包裹。”
“这样神神秘秘的,我觉得这个包裹肯定有问题,因为正常的包裹不会让我去取过来放到公厕里,而且正常的工作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工资。”赵某到案后交代。
然而,在明知包裹可能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情况下,赵某为了赚快钱,仍然按照上家指示,将自己从网约车、货拉拉快车上分别取到的两个快递包裹转移到上家指定的一个公共厕所内。
经查,上述两个包裹中,分别装有上游犯罪被害人钱某、孙某被他人诈骗的钱款共计现金6.2万元。赵某通过“代取包裹”获利1300余元。
案发后,赵某主动退赔上游犯罪被害人1000元并退缴违法所得130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赵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同时,法院认为,赵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具有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退缴违法所得、认罪认罚等从宽、从轻情节。
最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赵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3000元。
说法>>>
代取包裹看似小事,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可能获刑。而且,代刷流水、代收验证码、代买黄金珠宝等高薪“兼职”,都可能涉及违法犯罪。对此,该案主审法官陈德锋作出如下分析:
● “代取”包裹,可能构成犯罪
随着“断卡行动”的不断深入,大家对于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不能出租、出借已经形成普遍认知,但是犯罪分子为逃避法律制裁、切断资金追查链条,也在不断变换“洗钱”方式,如让被害人将大额现金通过网约车或者同城配的方式送往跑腿者所在地,由跑腿者代取包裹后送到指定地点。该行为虽不同于常见的刷脸、取现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但是行为人明知自己代取的包裹是他人的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警惕“高薪代取包裹”背后的陷阱
面对“高薪代取包裹”“轻松赚钱”等说辞,特别是报酬远超正常市场价的跑腿费用的,要保持警惕。
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如果报酬过高,取件要求也不合常理,比如要求在特定时间取件,或者禁止询问包裹内容或是送到指定垃圾桶、公共厕所偏僻地点等,大概率是陷阱,应该果断拒绝。
● 拒收“不明包裹”
广大网约车、跑腿、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在接单时以及兼职人员在代取包裹时,要核对好物流信息、寄件人身份,若包裹存在密封严实、寄件人信息模糊等情况,应保持警觉,必要时拒绝接单、代收。若发现包裹内有可疑物品,如大量现金、黄金、粉末等,应当立即报警,同时,可以通过录音、拍照、聊天记录截图等方式留存证据。
法官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切勿因一时贪念或者疏忽,让自己成为电信网络犯罪的工具人。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