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昨天,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并致辞。
中外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2023年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和文明对话提供了重要指引。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要坚持全球视野,立足中国实践,不断完善中国学知识体系,在学术上深入解读中国,以中国智慧、中国理念更好地贡献世界。
中外嘉宾表示,中国学研究要将中华文明作为有机统一的生命体进行理解,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空间把握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全貌;要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世界讲清楚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做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发挥更大作用。
会上发布了《文明互鉴与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上海倡议》。倡议指出,坚持世界视野,回应共同关切,世界中国学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广阔图景中加以研究,总结经验、分享智慧,为各国应对共同挑战、创造更好未来贡献思想力量;弘扬开放精神,深化交流合作,世界中国学不仅是研究中国的重要园地,也是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欢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携手合作,在互学互鉴中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汲取传统智慧,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中国学要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思想与价值,结合中国当代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入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更好回应国际社会的中国之问;关注青年成长,鼓励学术创新,世界中国学要建设联系紧密、平等对话的学术共同体,支持青年学者成长,推动资源共享,拓展研究新空间,积极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提升学术成果。
同时,倡议表示,世界中国学是一项全球性的学术共业,前景广阔,意义深远,世界中国学大会已经成为高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的国际学术平台,愿与海内外朋友一道,携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届大会以“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科院和有关高校协办。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位嘉宾与会。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