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服务保障上海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上海三中院发布12项举措

王葳然

本文字数:818

  □  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保障和引领作用,服务保障上海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昨天,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召开《关于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服务保障上海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记者获悉,《实施意见》共12项举措,在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司法保护方面,《实施意见》指出将积极探索新兴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针对数据权益保护、AI数据训练、大模型生成物侵权等新问题,依法审理相关纠纷,及时明确司法规则,引导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探索完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裁判规则,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切实发挥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在惩戒侵权行为、有效救济权利、激励创新创造方面的制度价值,还将为集成电路产业突围、创新药械发展突破、人工智能迭代升级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在加强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司法保护中,《实施意见》明确将平等保护各类科创企业合法权益,明确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有效协调商业秘密保护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此外,《实施意见》还提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准确认定知识产权正常行使行为与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界限,依法打击遏制知识产权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滥用诉权等阻碍创新的不法行为,完善“民事+行政+刑事”诉讼程序衔接,联动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及行业协会,形成保护合力,提升协同保护效能。

  记者还从会上获悉,为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见效,三中院将健全知识产权审判制度机制、建设高水平专业审判队伍、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审判,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科创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该院知识产权综合审判二庭庭长钱光文通报并解读了8起科技创新领域的典型案例,案例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据权益等重点和新兴技术领域,包括明确商业秘密改进型使用及消极使用的认定标准、采取限制出境措施防范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外流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例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上海三中院发布12项举措 王葳然2025-10-15 2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