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一家之“盐”

化解“年年欠薪年年讨”还须长效机制

2018年01月23日 B06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952

  □盛会

  记者从河北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获悉:为全面帮助农民工维护相关权益,河北已于近日开通了13部投诉举报热线电话,对河北所有的地级市和省直管县实现了全覆盖,农民工可随时拨打进行举报投诉,以帮助农民工讨薪。与此同时,全省启动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该检查将持续至3月中旬。(1月17日 《人民日报》

  政府主动开通“讨薪热线”,当农民工最坚实的“靠山”,提高讨薪效率,这样的举措我们理应为之点赞。

  然而,“讨薪热线”毕竟只是一种事后举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常说要未雨绸缪,整治欠薪工作尤其需要这样。一些地方为什么总跳不出“年年干活年年欠、年年欠薪年年讨”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在于法治的刚性不足。

  一直以来,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执法都呈现出疲软状态,劳动法甚至被民间戏称为“最软的法”。尽管我国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纳入刑法并出台了司法解释,但由于需要从行政领域过渡到刑事领域,劳动保障领域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再加上部分规定不明确,导致一些涉嫌犯罪案件止步于行政处理,无法有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法打击犯罪的效果。

  笔者以为,开通“讨薪热线”之外,还要设立“欠薪红线”。比如,如何从劳动合同、工资谈判等角度去预防企业欠薪,以制度设计保障民工权利;比如,如何强化劳动行政部门的执法责任,确立起强有力的劳动执法机制,在公民权利救济的各个要塞确立起常态化的法律机制,以防止农民工的薪酬“一年一讨”的怪圈; 比如,如何下好先手棋,建立长效机制,把工作做在前面,把矛盾解决在平时,而不要等到激化了再来处理,那样势必会陷入被动……

  更重要的是,除了预防性制度之外,刑罚也是惩治欠薪行为的有力武器。工资不能总是讨或要,而要让企业不敢欠。只有法字当头,监管前置,真正把依法整治放到前面,规范用工,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等方面做到位,才能够从源头上预防一些企业把经营中的风险转嫁到农民工的头上,而无良老板恶意欠薪的空间才会越来越有限。

  离狗年春节越来越近了,希望方方面面都积极行动起来,多一点责任和担当,真正把农民工的事放在心上办,更希望“欠薪红线”能够早日架设完备,成为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的利器,让讨薪者都能顺利拿到工钱,充满信心地踏上回家路,拥抱新一年的梦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化解“年年欠薪年年讨”还须长效机制 2018-01-23 2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