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2018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能“顶天”又“立地” 委员们了不起!

2018年01月24日 A07 :2018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583

  □记者 夏天

  第一次跑“两会”,翻开政协各界别分组名单,只见各大领域群英荟萃;来到分组会场,听委员们畅所欲言,作为听众,备感精彩纷呈、获益匪浅。

  教育、科技、医药、体育……作为“两会”新记者,我不嫌组别多,只恨自己分身乏术、跑不过来。海华楼和海兴楼的消防楼梯,见证了我背着相机、抱着电脑跑上跑下的身影。虽身处寒冬,但每天跑几趟会场,总要出几身汗。

  旁听的分组讨论多了,有时也会萌生一种“跑错会场”的错觉。譬如,我会听到教育界委员谈起“上海服务”的不足; 那边法律界委员谈起教育课程的设置问题; 回到医药界,还有委员在谈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瓶颈,以及残障辅助设施的优化……

  而在上述话题的“主场”分组,我所收获的、来不及消化的观点已经足够多了; 到了这些话题的“客场”分组,我依然能听到角度更新颖的答案。

  当然,在委员们的分组讨论中,还是有十分专业的内容,超出我的知识面和理解力。毕竟我只是记者,不是专家,我需要带着更多人关注、更突出的问题,从一场内容繁多的谈话中寻找答案。

  但我发现,原来有如此多的委员,愿意打破界别的限制,将他们的关注点,放在更贴近民生热点的话题上。联想起一位委员在讨论时的发言:“我发现大家的提案,从以前的 ‘顶天’,到现在的 ‘立地’。”通过聆听不同的分组讨论会,我十分认同这位委员的观感,他们就是一群既能“顶天”,又爱“立地”的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2018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A07 能“顶天”又“立地” 委员们了不起! 2018-01-24 2 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