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夏天
昨天上午,在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两院”报告会场,委员们认为,“两院”报告紧紧围绕全市大局、全面履行审判和检察职能,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值得点赞。
张道根委员认为,报告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也有不少亮点。“上海法院和检察院在司法体制改革中都取得了成绩,是全国的排头兵、先行者,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张道根说,此外,“两院”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等方面也都做的不错。
“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上海如何能够做的更好?恐怕还要是要下很大功夫。”张道根表示,上海发展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关键期,更需要法律的支撑,希望“两院”还是紧紧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保障上海改革发展大局,打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此外,张道根还提出,希望“两院”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尤其是满足人民群众法律需求方面,做得更好。
“听了各位委员的发言,很受启发。”会上,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盛勇强在发言时对委员们的建议予以回应。
盛勇强表示,上海法院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很大努力空间。
“作为政协委员,我也呼吁一下。”盛勇强说,报告中提及,五年来,上海法院受理案件数量翻了一番,增幅非常大。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数据短期内不会下降。
“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不是唯一一道防线。”盛勇强说,社会纠纷化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呼吁从整个社会治理角度进一步谋划,多元化解纠纷。
“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四梁八柱’搭建起来了,但还有很多细化工作要做。”盛勇强说,比如法官助理数量应该如何配置,职责如何定位等,都需要进一步配套和细化。“这也是未来上海法院要重点推进的工作。”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