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普明律师事务所 吴娟
打工者到工地做工,可刚上工半小时,就不慎从6米多的高处摔下受伤。经过半年多的艰难维权,他还是一分钱赔偿都没拿到。等到他想到找律师帮助,出事的工地早已竣工,相关人等也踪迹全无了……
不幸摔伤骨折
张清是武汉市郊的一个农民,与很多同乡一样,张清也早早地进城加入了城市建设的大军,而他的主要“专业”是做脚手架工。
2008年7月的一天,同样的工地干活的同乡何光告诉张清一个信息:他们工地有一处安全通道需要拆除,张清可以一起去做。
当天晚上8时许,张清去工地做工,可刚刚上工才半小时,他负责拆除的脚手架意外松动,张清不幸从6米多的高处摔下,左脚后跟粉碎性骨折、腰椎骨折。
后经法医鉴定,此次事故造成张清八级伤残。包工头王栋支付首期治疗费1.1万元后,便拒绝再支付后期医疗费用。张清多次与包工头王栋以及工程发包方交涉,但他们均以各种理由推诿。
维权受尽推诿
受伤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张清像皮球一样被包工头和工程发包方踢来踢去,万般无奈之下他找到了我寻求法律帮助。
接手案件之初,我就感到这起案件颇为棘手。张清手上只有包工头王栋及项目经理签名的纸条,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张清在王栋工地上做工的事实。
因为事发确实太过突然,而且张清仅在工地工作了半小时就摔伤,除了几个老乡认识他外,再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张清与包工头王栋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
对我方更不利的是,当时张清去干的正是工程竣工前的收尾工作。如今事发工地早已竣工,相关证据更难取得了。
通过细心分析和研究当事人所提供的线索,我先将案件的头绪梳理了一下。
耐心收集证据
我感到,本案要获得较好的结果,首先必须收集证据。
第一,要确认包工头王栋的基本身份信息。
张清只知道包工头王栋的家乡在黄冈,但不能提供王栋详细的家庭住址。为此,我专门去黄冈对王栋的身份进行了调查。在当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我对王栋进行了详细的搜索和分析,最终在某镇找到的王栋符合包工头的情况,并获得了他的详细信息。而且我发现,这个王栋还有个别名,而他写给张清的纸条上,就是用的这个别名。
第二,我们必须确认工地发包方与承包方的信息。
任何一个工程建筑项目都是有相关资质证明的,但张清提供的工地名称,经过我多方查找,并未看到相关资质证明。
难道是张清提供的信息有误?为此,我又亲自去事发工地调查了一遍,发现和当事人张清说的一致,但为何没有查到施工资质呢?
我又专程到建筑施工管理站了解此广场的情况,但仍一无所获。后来,我通过查询项目经理人,终于找到了承包方的信息。
原来,张清所说的工地在建筑管理登记时用的名称,和竣工出售时所用的名称不一致,通过一番周折,承包方的基本信息也弄清楚了。
法院判赔9万元
但是,现有的证据仍不能证明张清与包工头王栋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为了形成证据链,我又说服当时邀请张清做工的老乡何光,让他证明张清与王栋之间的雇佣关系。
随后,我又指导张清在和包工头交涉时,收集了录音证据。至此,所有的证据基本收集齐全。
后来在庭审中,这些突然冒出的证据让包工头王栋有点猝不及防,他高傲的态度也随之软化下来,在第一次调解中,他主动提出愿意再赔偿张清2万元。
当然,这跟我方预期的赔偿数额相距甚远,被我们断然拒绝了。
由于双方未能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意见,法院最终作出了判决,要求包工头王栋支付张清9万余元,作为承包方的某大型建筑集团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文中人物为化名)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