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高额奖金,“直播答题”游戏在新年伊始迅速蹿红,这百万奖金到底是“撒钱”还是“噱头”?本报今日刊发新华社记者的调查,揭示了这个热点问题。
事实上,类似“直播答题”此类的游戏,原本是从国外搬过来的“舶来品”。如今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吗?从参与人数和奖金数来看,好像徒弟已经超越师傅了。但事实经不起推敲:我们的此类游戏,从参与人数到奖金总额,都存在问题。
参与人数大于在线人数,涉嫌人数“注水”; 广告“金主”的强势植入,植入方式的“简单粗暴”; “搜索神器”的花样迭出,模拟器、插件、外挂或第三方工具纷纷出笼……专家表示,不仅涉嫌虚假宣传,还涉嫌不正当竞争。
笔者认为,根源在于我们的市场经济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要建设健康的诚信体系,单靠自觉无疑是刻舟求剑,一定要先建设相应的法律规章,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游戏规则”。在这方面,我们的法律法规似乎有点缺失了。
笔者建议:请有关监管部门重视此类问题,尽快补上这方面的“短板”,让诚信体系真正植入市场经济的所有领域。
若果如此,则善莫大焉。
王建慧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