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权威曝光

月嫂月薪上万仍供不应求

2018年02月06日 B03 :权威曝光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499

  资料图片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月嫂变“金领”?月收入高达1.8万!春节期间,家政服务需求增加,近日,很多家政公司订单爆满,服务价格也水涨船高。以金牌月嫂为例,平常的月薪在1.2万元左右,春节期间,上调20%-50%,最高可达到1.8万元。特别是“全面二孩”时代到来,月嫂市场持续火爆,不少“金牌”月嫂月薪上万元仍供不应求。

  可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月嫂号称“金牌”,却无培训经历、无相关证件、无工作经验。“金牌”月嫂须持有的高级育婴师等证件发证混乱,花几百元就能买到,甚至一些家政公司还自制“金牌月嫂证”。

  【调查1】

  月薪大多在1万元以上

  操作不当致婴儿受伤

  记者在一些电商网站上搜索“月嫂”“金牌月嫂”等关键词发现,一般月嫂月薪为几千元,“金牌”月嫂的月薪大多在1万元以上,两三万元的也很多。这些家政公司称“金牌”月嫂有专业育儿和月子护理经验,有的还具备擅长通乳、小儿推拿等“加分项”。

  记者在成都家政一条街——过街楼街采访了解到,现在一些大学学历的“金牌”月嫂比较火。“这类‘金牌’ 月嫂分好几个档位,最低的月薪1.2万元,最高可达3万多元。最少要购买3个月服务,请这类月嫂差不多10万元。”一位家政公司工作人员说。

  多家家政公司介绍,即便“金牌”月嫂要价不低,预约也往往需要提前至少半年以上。

  然而,“金牌”高薪背后的服务质量却并不乐观,相关投诉和纠纷屡见不鲜。近日,山东青岛傅先生在调试家里监控时,发现请的“金牌”月嫂疑似虐待自己40天的女儿,做出打脸、使劲甩婴儿头等动作; 去年3月,成都市民岳女士请的“金牌”月嫂用成人指甲刀给出生仅9天的新生儿剪指甲,导致婴儿受伤。

  “我花12800元请了一名‘金牌’ 月嫂,喂奶时孩子一直在呛奶都没注意到,导致孩子得了肺炎。”成都市民熊女士向记者吐苦水说。

  “针对月嫂的投诉很难统计,但每年发生的纠纷和问题实际并不在少数。”吉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朱明忠说,往往“金牌月嫂”出了小问题,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雇主一般只能吃哑巴亏。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孕妇学校医生宋艳说,新生儿免疫力低,月嫂操作不当,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金牌’ 月嫂更应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调查2】

  持证月嫂竟然不识字

  月嫂“等级”随意认定

  2016年2月1日,国家标准委员会拟定的《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开始执行,其中将母婴生活护理服务分为六级,包括从一星级到五星级以及金牌级,金牌级为最高等级。

  该标准规定,提供金牌服务的母婴生活护理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并考核合格,还需取得高级家政服务员、高级育婴师、中级营养配餐员资格证书,或同等级的相关资格证书,具备48个月以上的母婴生活护理服务工作经历等具体条件。

  记者调查发现,这个被业内人士称为月嫂“新国标”的标准,现实中并未严格执行,存在月嫂等级认定随意、“金牌”含金量无法保证等现象。

  一些“金牌”月嫂根本没经过相关培训就直接上岗。“最短的培训7天就拿母婴护理师证。”一名家政公司工作人员说。

  成都市民李女士抱怨说:“花13000元请的‘金牌’月嫂,实际上啥都不会,就知道给孩子喂奶粉,只要把孩子喂饱不哭了就行。”

  有些“金牌”月嫂持有的证件“名不副实”。去年6月,上海市民张女士花1万元月薪请了一个有“高级母婴护理师”证书的“金牌”月嫂,但该月嫂居然不识字,经警方调查,该月嫂持有的证书是从一家叫爱尔家政中心的公司那里买的。随后,警方从爱尔家政中心当场查获了20余份伪造的母婴护理师证书。

  不少“金牌”月嫂也缺乏48个月的工作经历。成都一家家政服务平台工作人员透露,该公司月嫂流动性很强,“这个人走了,另一个人接着干,干几个月,没出过大事,几乎都能当‘金牌月嫂’。”

  【调查3】

  “几乎谁都可以发证”

  花几百元就可以买到

  据了解,按照《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对金牌月嫂所要求具备的高级育婴师资格,属于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实施部门已下放给有关行业协会。

  “现在发证很混乱,高级育婴师、催乳师这样的资格证满天飞,几乎谁都可以发。”朱明忠说,目前一些行业协会、评级机构和社会团体都在发各种资格证,甚至有些家政公司还自制无中生有的“金牌月嫂证”。

  朱明忠说,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也在发育婴师、催乳师等资格证,而且在多地设立分支机构,由总部统一发证。“有的人在当地交了钱,根本没接受任何培训,也能拿证。”

  “一些母婴服务协会就能发各类资格证,不用参加培训,花几百元钱就能买到一个。”一位“金牌”月嫂告诉记者。

  中消协专家委员会专家熊文钊说,家政服务机构准入门槛低,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从业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上弄虚作假,甚至以此牟利。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寇翼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行业规范及管理办法,用更加明晰化的标准引导母婴保健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建立合理的消费者评价机制,让月嫂服务评价更加公开,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上海去年已推行家政人员持证上门服务试点。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持证人员的身份证、上门证编号等基本信息,其资质能力、服务经历、服务信用等相关内容也可在线查询。

  【调查4】

  持证月嫂开口要高薪

  考题一个都回答不出

  “四星月嫂工资在7000元左右,三星的6000元左右,高级育婴师4000元左右。”在山东滨州,面对一名家政公司工作人员报价,记者问:“咱们评定月嫂星级证书哪里给发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们的证书由山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给颁发的,是国家认可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月嫂和育婴师的培训是从济南请的老师来培训的,对于月嫂级别的评定,具体情况还不是很了解。

  记者走访发现,许多家政服务公司都有一套自行设定的标准,基本都是通过工作经验、客户好评率、工作时间长短,月嫂等级也是按照公司内部标准来划分的。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家政公司将月嫂分成八个等级,除了一到五星之外,还有“金牌月嫂”、“首席金牌”和“首席技师”。少部分将月嫂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各个家政公司也制定了自己的晋级标准。“通常一星晋二星,需要1到2个月的时间,二星晋三星则是三个月到一年,三星晋四星也是六个月左右。”按照这样晋级法,拿到金牌月嫂至少要一年时间。

  “月嫂行业不规范,随便一个从业者跑来就狮子大开口,我月薪要8000、1万元……”59岁的重庆下岗工人杨德萍说,她曾在北京做了4年月嫂,10年前还成为了重庆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代表”。在北京月嫂爱心服务中心重庆分部,她主管月嫂培训、售后服务已有8年了。

  前不久,杨德萍接待了一名有培训合格证的月嫂,要求月薪很高。杨德萍拿出了公司的考题,但是对方竟然一个都回答不出。还有一个月嫂来公司报名,说是养育有三个娃娃,其中还有双胞胎,但经考核动作不规范、说话粗鲁,结果也没有录用。

  她说,目前不少月嫂没有经过什么培训,大量中介机构只是把人招起来,就派到客户家去上岗了。有的培训机构重在收钱,导致月嫂素质良莠不齐。而且只要是月嫂,工资要求都在8000元左右,对于培训、管理、售后投入大的专业月嫂公司,往往经常遭遇到“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

  【声音】

  伪“金牌”月嫂背后是一场“集体骗局”

  在“金牌”月嫂等资质证件的光环下,月嫂价值被重新定价、服务收费一路飙升,然而“假证”“买证”等乱象的背后,却暴露出了资质认定与金钱沆瀣一气,充分展示了“金牌”月嫂资质证书的货币化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可以视作一场集体骗局。

  但从行业来看,伪“金牌”月嫂的出现和资质认定的混乱,是由于家政服务机构准入门槛低,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从业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上弄虚作假,甚至以此牟利。但从整个市场看,月嫂行业的“买证”乱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在相关部门陆续取消了数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之后,在金钱的巨大作用下,注水、造假的绝不止月嫂一行。

  从前些年横行的各种学历“假证”到如今成为了香饽饽的各种职业“假证”,其核心都是利益。因此,一方面,要整顿“证书”发放机构,使其权责对等,不能只获得“发证”的利益却不履行监管的责任,对于那些靠“卖证”为生的行业机构,应当予以严厉处罚,让他们的收益远远无法承担处罚,高额的违法成本自然就会使其“三思而后行”; 另一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作用,让“金牌”月嫂的信息公开透明、方便可查,便于消费者明白消费和予以监督,通过市场的力量杜绝伪“金牌”月嫂的生存空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权威曝光 B03 月嫂月薪上万仍供不应求 2018-02-06 2 2018年0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