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公积金的支出有其刚性规定,但总有一些代取公积金的“掮客”玩弄各种伎俩,帮你完成公积金“套现”。有的地方,一些不法中介张贴广告、伪造假证,骗提公积金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不法中介收取高额手续费,有的甚至高达30%-40%; 有的为了帮他人骗提公积金,竟然结了不下10次婚。在全国多地,中介骗提公积金的违法广告已经成为公害。自去年9月底以来,住建部向中央网信办移交网络违法广告线索127个。这是本报今日报道的又一案例。
纵然,部门间数据不共享,地区间政策不统一等等,都是造成此类案例的漏洞。但笔者认为,法规不健全和执法不严是关键所在。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通知要求,对职工骗提套取住房公积金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取消职工一定时限内提取住房公积金和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资格,将相关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并纳入征信系统。但现实是,违规违法的多,抓住判罚的少。特别是对那些借此牟利的黑中介,违法成本太低,才招致此起彼伏,乱象丛生。
重典治乱是良方。笔者建议,应尽快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并加强监督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如有违法者,顶格处理,惟其如此,才能奏效。
王建慧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