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保障寄递渠道安全是前提也是基础

2018年02月28日 A01 :头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114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今年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 《快递暂行条例》 草案,快递业首次行政法规立法工作圆满完成。昨天,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 《快递暂行条例》 和快递业发展相关情况。记者获悉,中国快递业务量的规模已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此次快递新规将重点解决违禁品、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保障寄递渠道安全。

  据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介绍,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了400.6亿件。2017年快递业务的收入完成了近5000亿元,每年年均增幅达到了30.6%。我国快递业务量的规模已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

  针对社会关注的“寄递过程中发现危险物品和违禁物品”以及“用户信息有泄漏”等安全问题,马军胜在会上表示,安全问题是前提也是基础,是 《快递暂行条例》 立法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快递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在运作过程中有人货分离、递送便捷的优势。这个优势在方便亿万商家和人民群众的同时,确实也给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快递渠道留下了机会。守护安全底线、保障寄递渠道的安全是条例立法考量的重要问题。”

  马军胜指出,条例立法的过程中,在提高人防、技防、物防的基础上,着力优化、实化、细化快件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条例草案规定快递企业收寄快件应当依法验视内件,邮政管理部门对快件内件物品有禁寄和限寄的规定,企业要看有关物品是否在禁寄目录内,如果交寄人拒绝验视,快递企业不得收寄。条例草案规定快递企业要执行实名收寄制度,还要求企业使用安检设备对快件进行安检,同时还增加了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大家关心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在条例草案里都已考虑到。最近比如说顺丰用电子订单的形式来保障信息安全,在条例制定过程中也有这方面的规定,对违规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对于安全监管的方式,条例草案也进行了完善和创新。”

  针对快件包装总量庞大、种类繁多、增长迅速等特点,条例草案还为快递业建立了绿色生产消费的制度导向,从行政法规立法层面对快递业的绿色发展予以引导和保障:一是鼓励快递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包装材料。二是鼓励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支持企业多想办法。三是鼓励大家对包装材料减量化使用和再利用。

  此外,针对社会关注的春节期间快递服务变慢的问题,马军胜也在会上回应,快递业的春节运行模式跟交通运输的春运模式截然不同。春运模式基本上是越到春节业务量越高,而快递业基本上是马鞍型,春节期间的快递需求有所减少。面对相对少的业务量,需要权衡业务需求、用户以及对快递小哥的人文关怀问题。此次条例草案也是鼓励企业在节假日期间提供正常的快递服务。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保障寄递渠道安全是前提也是基础 2018-02-28 2 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