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沪161项民生事务明起“全市通办”

2018年02月28日 A01 :头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77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3月1日起,上海将全面实施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市通办”,包括敬老卡申领和发放、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居住证挂失等161项事务将全年365天受理不间断,并在全市统一服务办理标准。从7月起,市公安部门管辖的“居住证办理”和“来沪人员信息登记”两大类11个事项,也将纳入“全市通办”范围。

  目前,全市共建有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67个分中心,汇集了公安、民政、人社、卫计、住建、粮食、工会、残联、档案、经信、住房公积金等11个部门的174个事项。经细致梳理,今年3月1日起包括敬老卡申领和发放、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居住证挂失等161项事务将率先实现“全市通办”。市民只要带好证件、材料齐全,无论在哪都可以就近办理,最大程度地享受便捷。对于全市500多万“人户分离”人口,他们面临的办事奔波问题即将迎刃而解。

  自今年7月起,市公安部门管辖的“居住证办理”和“来沪人员信息登记”两大类11个事项,也将纳入“全市通办”范围。

  过去基于城乡差异和居民结构不同,本市不同地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服务时间不尽相同。此外,各受理中心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是不受理业务的。3月1日起“全市通办”后,为更好地提供服务,上海对全市所有受理中心的工作时间进行了统一。具体服务时间是: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下午4:30; 双休日和国定节假日:上午8:30至11:30,下午由各受理中心自行安排。此举将真正实现全市各受理中心365天为民服务不间断。

  此外,上海“全市通办”服务办理标准全市统一。今年2月,这一修订的地方标准通过了市质监局组织的专家组审定,即将由市质监局发布,各受理中心不再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这边不行那边行”的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全市通办”是一项“把方便留给群众,把麻烦留给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便民之举。在市政府统筹领导、市民政局牵头下,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持续自我加压,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工作流程。如各部门合力探索,研究形成了“收受分离”解决方案,居民群众在全市任意一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办后,受理过程将被拆分到两个受理中心进行,由两个受理中心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同合作,完成申请、审核和办理。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奔波”的目标,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便民服务举措。

  市民政局还透露,在全面实现“全市通办”的基础上,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上海还将继续努力推动“网上办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推进政府为民服务进一步走入群众,让居民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沪161项民生事务明起“全市通办” 2018-02-28 2 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