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特派记者 陈颖婷
昨天,在和煦的阳光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了。每年的人代会首日,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公众最为关注的,也是记者手中最热门的会议材料。因为大家都想第一时间了解到政府给百姓带来的福利。而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因为“实”在当头,给老百姓带来许多的实惠与欣喜。用上海团最年轻的代表柴闪闪的话说,“简直可以说是被幸福砸晕了。”
我发现,在总理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一次又一次鼓掌,当然掌声最多的都是和老百姓相关的、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部分。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民生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在对今年的规划和部署中,没有花哨的语言,在满满的干货中,是给人民实实在在的福利,从提高养老金、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到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等。除此之外,政府工作报告也呼应民生需求,即使是一些看似很小的实惠,也温暖着百姓的心。比如移动流量资费年内下降30%; 国有景区门票价格下降; 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让家长放心安心等。这些看似细小的改进,正是本届政府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的生动诠释,让老百姓在报告中有了获得感,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好的愿景。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