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法官手记

过客觅京味儿

2018年03月19日 A06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883

  □姚卫华

  从北京转车返沪,时间充裕,忍不住到周边走一走,逛一逛。身为匆匆过客,我无法体会到充足正宗的京味儿,但我试图找寻它,哪怕只是其中一味。姑且跟我走一遭吧。

  虽已三月,北京的早晨还是有些许寒意。在故宫附近闲逛,误入一个不知名的胡同,小时候印象中浓浓的老北京味儿扑面而来。窄窄的胡同,蜿蜒向前,你不知道会通向哪里,能否走出去。胡同两旁是传统的北京四合院街面建筑,相比南方的秀气,这里紫禁城脚下的气势已然开始彰显。一个穿着家居服,留着长发,颇有艺术气质的中年男子刚刚起床,站在胡同的拐角处刷牙; 一个戴着玉坠耳环的白发阿姨站在胡同里,双手伸进口袋,时不时跺跺脚好驱走身上的寒意,给即将到来的儿子占着仅剩的车位; 一个快递员骑着电三轮缓缓地在胡同里前行,电话一个接一个,通知胡同里的人出来取快递。我顺着胡同的走向拐来拐去,一群白鸽在空中盘旋而过,一阵嗡嗡嗡的清脆鸽哨声随之清晰划过耳畔,这种记忆中的老北京声音就这样突然出现,让我忍不住惊喜与激动。一拐弯,终于看到了前方的大路。可就在这幽深市井的胡同拐角处,一座门面装饰典雅的宅院悄悄隐逸其中。宅院门不大,在墙面偏角处,不易被人注意。墙面、门栓都比周边胡同人家要干净整洁许多,其中也渗透着几许古朴气质。抬头只见一个写有“刘宅”的字样贴在门角,本想上前一看,但墙角远方安装的摄像头让我望而却步,不知这是何方人士。我微微一笑,朝大路的方向走去。

  一出胡同,看到的竟是景山公园后门。高高的红色城墙上砌着黄色瓦片,尽管早春的槐树刚刚吐芽,唯有主干峭拔挺立,但在蓝蓝天空的映衬下,也别有一番磅礴大气!路边三位提着鸟笼的老北京遛鸟回家了,他们在路口相继告别,悠闲悠闲地走进了自家的胡同。公园里,满口纯正京味儿的大叔大妈在相互寒暄逗乐,打起了太极; 一位留着长长花白胡须的老人在亭子里一板一眼地唱着京剧,我不懂京剧,但听着这调音就愿意驻足聆听,就觉得味儿足!

  在公园闲逛了半晌,到了午饭时间,来北京一定得吃烤鸭。在友人的推荐下来到了一家胡同深处的烤鸭店,不起眼的店面,走进去却是客流不断。不说了,我要开吃了,京味儿还得慢慢品。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过客觅京味儿 2018-03-19 2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