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私人相册

老家的习俗

2018年03月27日 B07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54

  □胡海明

  苏南老家的表哥前些日子给我打电话,电话那头他对我说,你将近二十年没有回过老家了,现在家乡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抽个时间回家看看吧!

  确实,母亲在世的时候,还偶尔陪母亲回老家看看,母亲仙逝后加上工作比较繁忙,便再也没有回去过,一晃已经二十年了,是该回老家看看,分享老家翻天覆地的喜悦。

  和表哥约好时间,我和妻子驾车而去。上海到老家相距600多公里,上了沿海高速也就五六个小时就到了。表哥告诉我,如今回老家可方便了,下高速便是通往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表哥早就在村口等我们,我毕竟二十年没回老家了,若没人领路真的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老家确实是“天翻地覆慨而慷”,放眼望去,记忆中低矮的的平房早已被一栋栋楼房所取代。表哥指指墙立面用马赛克贴面的三层楼小楼自豪的对我说,兄弟,那就是我的家!……姨父姨妈虽然都是耋耄老人,但精神抖擞。两位老人拉着我们的手上下仔细打量,姨妈眼睛里噙着泪水,呐呐自语回家就好!回家就好啊!……

  想当年我和母亲回老家的时候,我和表哥、表弟三个人睡在低矮逼仄的土坯房里,正是秋风乍起的季节,凛冽的寒风从砖缝中嗖嗖吹了进来,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身上压了二床被子却还像在冰窟窿里,冷还不算,半夜三更,“娄阿鼠”蠢蠢欲动,乘着月黑风高,在房间里,表哥、表弟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不多会便呼呼大睡,而我在朦朦胧胧中发现被子有点沉,用手翻了一下被子,没想到竞然是“娄阿鼠”趴在我身上歇息哩!

  表哥呵呵笑道,今非昔比,房间、楼层你们挑,被子床单都是簇新的,还要告诉你们,如今家里可没有“娄阿鼠”噢!……表哥的一双儿子都在浙江打工,家里只有老夫妻俩,十几间房屋,有好几间都堆放着杂物。我问表哥,俩老人睡哪?表哥指指场地不远处一间破旧的矮平房,他们睡那!我和妻走进那间平房,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鼻而来,房间里没有电,灶台上煤油灯闪着微弱的光亮。这间平房我是有印象的,记得那时候是派厨房用场的。俩老人在狭小的空间里围着一张小方桌在吃晚饭,房间一角摆着一张双人床。姨父想让我们坐一会,但是欲言又止,因为只有两只凳子……

  回到表哥敞亮的楼房,我很纳闷,你们许多房间都空着,为什么不让两老住这呢?表哥嘿嘿笑道,我们这有个风俗,子女们在宅基地上造了房子是绝对不会让父母住进来的,而父母也不会要求和子女住一起的,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晚上,我睡在大床上想到俩老人的境遇就睡不着,现在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子,居住条件、生活环境都焕然一新,但有些不合情理的习俗是不是也来个与时俱进呢?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老家的习俗 2018-03-27 2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