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上海食品安全监管增添了3万多双眼睛。”昨天,上海市食药监局“12331”举报中心负责人这样向记者描述。在3月31日“投诉举报日”来临之际,记者从该局组织召开的专题会上获悉,本市已试点开展网络订餐配送员内部举报制度。“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主要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旗下逾3万名“外卖小哥”,正纳入全市餐饮市场监管队伍中,针对商户证照不全、环境异常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开展高效监督举报。
“市食药监局在最近一期网络餐饮监测结果中,已经加入了由外卖配送人员举报的违法经营行为。”市食药监局食品餐饮监管处张磊副处长在专题会上说。他表示,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已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食药监部门。而据统计,目前本市网络订餐半数以上是由第三方平台“外卖小哥”负责配送的。因此,落实送餐员的监管主体责任势在必行。
专题会上,据“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主要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上述公司在本市部署“外卖小哥”共3万余人。“小哥”队伍存在流动性较大、食品安全知识不足等问题。对此,“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发挥技术特点,已于近期开发上线了“店家异常情况一键举报”功能,将“证照不全”“环境异常”等违法违规经营情况以选项形式呈现在“小哥”们的手机客户端,“小哥”只需点选选项,即可完成向后台的举报操作。此外,公司后台还实时录入“小哥”的骑行轨迹,一旦发现“小哥”的取餐地点与该商户注册地址不符,即可向“小哥”发出预警,辅助“小哥”进行监督举报。“希望借此举报机制,杜绝‘幽灵餐厅’ 和黑外卖。”“饿了么”公共事务部负责人张奕说。
“美团”首席食品安全官路唯佳告诉记者:“今年1月底,‘美团’ 已和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研究在该区试点‘外卖小哥’ 内部举报联动处理机制。自3月中旬起,‘美团’ 已向区市场监管局申报了5例由‘小哥’ 举报的商户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上述店面经监管部门调查后,在数日内全部处罚到位。”路唯佳表示,“小哥”举报联动机制试点后,从平台到政府,从线上到线下,处置效率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后,“美团”将加强对“小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在试点成功后,于全市范围内推广该机制。
市食药监局“12331”举报投诉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哥”举报机制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延长了政府的监管半径。“12331”将承担好信息枢纽职能,在接收信息申报、调度执法力量等环节密切配合。
张磊表示,市食药监局将设置时间节点,抓紧落实“小哥”举报机制生效。在奖惩制度上,“12331”和订餐平台应设计适当的奖励政策,鼓励“小哥”积极监督举报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也要规制“小哥”“恶意举报”“知情不报”等行为。各平台应注重品控部门的复查审核程序,并将“小哥”的举报行为与行业诚信名单挂钩,加以规制。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