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浦法新声

庭审中的一件小事

2018年04月02日 A06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112

  □李丽丽

  曾经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讲讲珍藏在内心深处的小故事。

  2016年3月15日。苍白的面色、站立不稳的双腿、额头滚落的豆大汗珠、医生凝重的表情……我想,你肯定会猜这是医院。可并不是。这同样是一个合议庭开庭的现场。在一起定作合同纠纷案件开庭时,上诉人代理律师因过于劳累且未用午饭,在赶到法庭时身体出现冒汗、晕眩、面色苍白以及站立不稳定的症状。合议庭发现了异常,马上联系医生及时为他做心跳、血压等检查,进水、补糖分,经过十多分钟的休整,这位律师的身体状态才逐渐恢复。法官反复询问并确认他的身体状态后才正式开庭,开庭过程中,几乎每隔三五分钟,合议庭就会询问律师有无不适感觉。庭审结束后,又为他端来银耳汤、蛋糕等汤点,以防止律师在归途中再度出现不适症状,并一再叮嘱要他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身体检查。我想,不论换做哪个合议庭、哪个法官,在面对当事人和律师出现身体不适时,都会第一时间采取联系医生,进行急救这样的行动,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小事情。但是,事情并没有随着案件审结而结束。半个月后,这位律师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他说“我从事律师多年,和法官们的交往主要是工作来往,很少深入了解。但这次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诸位法官在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背后丰富的人性关怀。”写这封信的目的“不仅因为他们对我个人的帮助,更因为这样的行为应当得到尊重和弘扬。法律职业的尊荣不仅来自于法律本身的公平正义,更来自执法者的高尚品行。”

  作为亲历者,亲眼看到一位年富力强的青年律师出现这种症状时,的确很害怕。毕竟,谁的身体都不是铁打的,生命,很多时候是脆弱的。在我们看来,联系医生、端水喂食,仅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但在律师看来,却是值得感恩的一件大事。

  之所以讲这个故事,并非这个故事里的他们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非凡业绩。他们都很普通,普通到走出这个法庭、走出这家法院,除了家人朋友,没人会认识他们;普通到他们同样也会为上班通勤的拥堵、孩子上学的纠结、老人就医的困难而苦恼;普通到他们可能就是站在路口等公交车的甲、乙、丙、丁……普通到他们可能就是上下班高峰时被人流挟裹进地铁的A、B、C、D……但他们内心深处,除了兢兢业业的勤勉态度外,还有一块温润如玉的属地。在这块属地上,法官可以尊重律师,也可以赢得律师尊重;在这块属地上,法官可以理解当事人,也可以赢得当事人的理解; 在这块属地上,法官可以拯救一个家庭,可以挽救一个青少年,也可以让反目成仇者化干戈为玉帛。

  我无法概括一名合格的法官,或者一个合格的法院人到底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品质,这个问题太大,这个课题也太远,但我相信,当你想到这个小故事时,内心会有温暖而可爱的感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庭审中的一件小事 2018-04-02 2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