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律师沙龙

消费维权要靠法律撑腰

2018年04月02日 B05 :律师沙龙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214

  □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 杨文战

  除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和各地的相应实施条例之外,与消费者维权有关的法律还有很多。

  最常碰到的有《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合同法》、 《商标法》、 《广告法》、《侵权责任法》、《价格法》、 《民事诉讼法》 等,此外其他很多法律法规中也有与消费者维权的相关规定。

  每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维权的宣传、咨询都会轰轰烈烈地展开。

  那么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后,应该如何通过合理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第一步,当然是自行和商家协商交涉,同时注意收集相关证据。

  如果纠纷能够通过协商解决,无疑是省时省力。

  一般来说,如果分歧不大,要求合理,通常还是可以自行解决的。

  但如果对方态度一直良好,但久拖不决,建议消费者就不要一直等待了,应及时采取其他措施。

  此时,消费者可以向工商、卫生、税务、房管等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处理。

  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消费者可以根据商家和具体问题的不同,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比如一般都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

  如果商家还涉及其它问题,比如食品卫生问题,可以向卫生部门举报; 涉及房产问题,可以向住建委等主管单位投诉。

  通过这些投诉,一是可以让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不良商家,净化市场; 二是针对消费者维权问题,由政府部门协调处理。

  有时,商家的行为并未涉及违法,主管部门不愿或者无法进行处理,那么消费者还可以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帮助,由他们进行调解。

  但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协会并非公权力机关,他们并无强制执法权,调解也须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

  如双方对于纠纷如何解决分歧较大,或者商家拒绝调解,那么消费者协会也没有任何处罚的权力。

  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依法判决,如任何一方不自动履行判决,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但是,向法院起诉要注意提前收集证据,如双方发生交易事实的证据、消费者付款的证据、消费者受到损失的证据、损失与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有关的证据等。

  因为消费维权诉讼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如果不注意收集证据,可能会造成主张得不到充分支持或者面临败诉。

  在上诉这些路径之外,消费者也可以向媒体求助,寻求他们的关注和支持。

  如果媒体愿意进行调查和报道,一方面也许能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曝光的作用,以免更多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消费者维权需要有法律撑腰,维权也应依法进行。

  除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和各地的相应实施条例之外,与消费者维权有关的法律还有很多。

  最常碰到的有 《产品质量法》、 《食品卫生法》、 《合同法》、 《商标法》、 《广告法》、《侵权责任法》、 《价格法》、《民事诉讼法》 等,此外其他很多法律法规中也有与消费者维权的相关规定。

  如果有必要,消费者可以向律师咨询求助,获得法律层面的指点和帮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沙龙 B05 消费维权要靠法律撑腰 2018-04-02 2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