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衡律师事务所 朱霆平
诚信是律师执业活动的生命线。我想,当每个律师意识到诚信乃执业之本,严守诚信执业的底线,以完备的诚信保障机制作后盾,律师职业会获得更大范围内社会公众的认同,每个律师也会找到渴盼的职业荣誉感。
在从实习律师成为正式执业律师的那一天,我内心充斥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喜悦、有憧憬、也有一种紧迫的压力感。
我庆幸自己在而立之年终于找到了想要走的那条路,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再左顾右盼。
我知道,要真正成为一名“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优秀律师,任重而道远,前方的道路上还将遇到许多无法想像的困难和荆棘。
但至少,我已经坚定地上路了。
在我执业的最初几年时间里,感受到了作为执业律师的酸甜苦辣。
一方面律师的执业的外部环境不尽完善,律师执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境; 另一方面律师行业内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初入行的年轻律师而言,面临着物质、生理、心理各方面巨大的压力,我们不仅要提升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办案能力,更要进行社会关系维护、案源开拓、自我推广。
而律师这一行与其他行业相比,独立性非常突出,受执业方式和特点影响,很大一部分律师处于散兵游勇单兵作战状态,律师之间结成团队、分工负责、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有限。
于是,某些律师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置当事人的利益于不顾,对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置若惘闻,唯利是图、乱收费、收费不办事、热衷于办关系案、人情案等不断发生,律师队伍中出现的这些为社会所诟病的失信现象导致公众对律师执业信任感减少,对律师职业的社会评价降低,从而影响了律师整体的社会公信度和执业形象。
随着社会法律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多,法律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当事人对律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当事人对律师的依赖程度随之也在不断加深。
律师和当事人的关系犹如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基于双方在法律专业度方面处于一种不平等状态,当事人对其所要面对的法律困境或是一无所知或是知之甚少,因而对律师的依赖程度相当之高。
律师的办案水平当事人无法做出客观的判断,当事人权益是否得到维护以及得到多大程度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律师的诚信和自律。
但是,每个律师的内心是有一个尺度的,是否把当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否严格自律、依规行事,律师是可以自我约束、自我判断的。
我想,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应当顺应时代要求,树立诚信执业的道德观,遵守执业规范,自律和他律并举,做到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依照事实和法律维护委托人利益,维护法律尊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我们的律师之路不仅走得长,走得正,更走得芬芳。
为诚信执业,律师个人应当加强自律。
我认为律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品格的人,诚实守信、负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热情、有责任心,这是每个决定成为律师的人应当具备的。
一旦成为律师,更应以诚信为立身之本,有自律之德,能够自觉地将诚信的理念贯穿于执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忠于法律,严格遵守行业规则,恪守执业规范,对当事人不欺瞒、不夸大其词,做诚信的实践者。
诚信执业仅有律师的自我约束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外力作用,即他律,来自于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诚信是律师执业活动的生命线。我想,当每个律师意识到诚信乃执业之本,严守诚信执业的底线,以完备的诚信保障机制作后盾,律师职业会获得更大范围内社会公众的认同,每个律师也会找到渴盼的职业荣誉感。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