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灯下漫笔

“智慧公安”打造“精准警务”

2018年04月23日 A06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616

  □沈栖

  日前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原则同意《上海智慧公安建设五年规划(2018-2022)》,并指出:“智慧公安建设是智慧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说到底是国家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指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在我国,这一“第五个现代化”至少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坚持人民福祉最大化; 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四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加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载体,公安也亟需与时俱进,为实现“第五个现代化”作出自己的努力。

  上海警方以“智慧公安”打造“精准警务”,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圈可点!

  据了解,上海公安机关预计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深度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加快推进小区、街面、单位及地下空间等街镇社区内各类要素的安防设施建设,争取在建立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要求的社会面智能安防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该项工作的试点已在杨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部分街镇开展,初见成效。

  当今世界已迈入智能时代,数据无处不在,信息高速流转,勾勒出一个城市日见鲜活的景象。设定预警值乃是上海“智慧公安”的题中之义。如老式居民小区田林十二村建立“智慧安防社区体系”实现了“零发案”。这一系统的开发基于高德地图,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治安力量、实有安防设施以及实有事件等元素投射关联至电子地图上,实现各种数据可视化,以数据筛选、排查,精确预警犯罪,在第一时间消除社区的安全隐患。

  上海的“智慧公安”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将大数据作为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实现从指挥员到战斗员全领域全过程的应用。据介绍:上海公安的数据超算中心所存有的数据容纳能力将达到海量级别,毫秒级响应,汇聚全局数据资源。“智慧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则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上海公安的各类应用联通。以110报警为例,数据超算可能比市民拨打110更快,指挥调度的速度随之成倍提升。在长宁区,187个居委安装了260多台“智慧城区警务民生服务平台”,平台内包括警务信息、责权清单、办案公开等7大类36项相关警务内容,数据一经汇聚整合,为实现公安工作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线警力岗位职责从“感知风险”转向“精准处置”,这是上海“智慧公安”建设取得的一个明显成效。这里不妨列举发生在今年1月9日的一个案例:浦东新区芦潮港地区居民朱阿姨在接到电信诈骗者来电的“间隙”,竟然旋即接到芦潮港派出所民警张丽忠的提醒电话,随后,张民警立即通过朱阿姨的妹妹找到当事人,加以劝阻,保住了26万元存款。张民警之所以突破“先报案再破案”的藩篱,防患于未然,这是因为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与市局指挥中心、治安总队已建立起联合劝阻机制,警情直接推送到社区派出所,而张民警正是通过可疑电话预警数据模型,系统分析了诈骗电话特征信息,提起介入,一举识破之。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海警方通过提前预警的方式已劝阻潜在被害人13.2万人次。

  上海警方广泛运用科技手段,使得未来的用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介绍,未来的民警将不再细分,而被形象地区分为“全科民警”和“专科民警”。前者以一线综合执法民警组成最小作战单元,负责以“块”为单位开展综合执法,实现对区域内“人、物、房、点、路、网”的全覆盖管理和所有警务需求的前期处置和应急反应; 后者为专业执法队伍,形成市区两级远程指导和梯次支援体系,逐级响应、配合解决一线综合执法民警现场短时间无法完成处置的执法任务。人们完全有理由和自信预期:以智能化安防体系和大数据应用为支撑,实现研判多维、指挥扁平、处置高效的“精准警务”,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的治理将日臻“最有序、最安全、最干净”的愿景!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智慧公安”打造“精准警务” 2018-04-23 2 2018年04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