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免费”鸡蛋、一场“专家会诊”、一次“体检赠送”、一声“爸妈”……针对很多保健品公司借会议营销坑骗老年人的情况,全国多地掀起整治风暴,广东、四川、重庆、湖北等出重拳打击,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有不少人明目张胆顶风作案。这是本报今日披露的又一诈骗典型案例。
这种所谓的“会销”,其实就是骗子利用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用聚众开会的形式,谎言惑众,利用的就是人们的习惯思维:在大会上众人面前传道说事,一般不敢说假话谎言。
其实说穿了,这些骗子并没有多少水平,否则他们为什么不敢让年轻人来旁听呢?正因为年轻人接触社会多,知识层次较高,能辨别虚实真伪,不像老年人相对比较封闭,容易上当受骗。
对于此类“会销”,笔者认为,最好的防范方式是咨询老百姓身边的居委会,甚至可以规定,此类活动必须事先报告相关的居委会。
倘若如此,肯定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现在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早已不是“清一色”的婆婆妈妈了,他们中间不乏年轻的大学生干部,在居民中有较高的信任度。有他们把关,再厉害的会销骗子也必将黔驴技穷。
不妨试试,如何? 王建慧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