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庭审

醉驾滋事已错 找人顶包错上加错

2018年05月07日 A05 :法治庭审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101

  □法治报记者 刘海  法治报通讯员 蒋政音

  如果朋友因醉酒驾驶引发矛盾纠纷找你顶包,你是哥们义气帮忙还是义正言辞拒绝?替人顶包和作伪证被查获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宝山区人民检察院近期办理的一起醉驾滋事找人顶包案件,值得我们警醒。

  醉驾变道引摩擦

  一天夜晚,王某在喝了四五两白酒后,开车带着女朋友张某找地方吃夜宵。车行驶至宝山区罗和路、年吉路口处,他突然变道打算靠边停车,险些与沿年吉路行驶的一辆轿车擦碰上。车上连司机共四人,不满王某随意变道,朝他骂了几句。王某一下怒火上涌,不仅张口回骂,更驾车逼停了对方。

  为了泄愤,王某从车后备箱里拿出一根棒球棍抡起就打,但却被对方其中一人夺了过去。他心有不甘,又取出一根棒球棍,胡乱挥打过去。对方朱某抬起左手手臂抵挡攻击,只听“嗙”的一声,棒球棍打断了,而朱某则发出痛苦的呻吟。一看闯祸了,王某酒也醒了几分,扔下棍子就朝路边的小树林逃跑了。

  义气顶包作伪证

  考虑到自己是酒后驾车,王某立即打电话给表弟洪某,让他前来为自己顶包。此时的洪某正在两百多公里外的浙江杭州。出于兄弟义气,他连夜返回了上海,并于次日下午前往宝山区罗南派出所投案。洪某称前一晚是他开的车,行车途中王某由于口角与人引发打斗冲突,自己一时害怕便跑走了。张某心知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但为维护王某,她在接受警察询问时,也按照事先统一的说辞,谎称车辆驾驶人是洪某。

  虽然洪某咬定开车的人是自己,但他对于当晚的行车路线并不十分清楚,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也回答不上。而被打一方的四人却一致指认,动手打人者王某正是车辆驾驶人,当时其一身酒气。经过多次询问,张某与洪某最后吐露实情。检验报告证实,送检的王某血液中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1.20毫克/毫升,属醉酒驾驶。而朱某的验伤报告显示,其因外伤致左尺骨下段骨折,构成轻伤。

  三人获刑悔恨迟

  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分别构成危险驾驶罪、寻衅滋事罪。后又指使他人作伪证,其行为又构成妨害作证罪,应依法予以数罪并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规定,这三者分别将被处拘役并处罚金,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王某事发后积极赔偿朱某13万元经济损失,认罪态度良好,最后被处拘役九个月,处罚金5000元。

  张某和洪某,为帮助他人逃避法律惩处,隐匿事实,作虚假证明,其行为分别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伪证罪、包庇罪。前者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者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两人有自首情节,被法院从轻处罚,最后均被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5 醉驾滋事已错 找人顶包错上加错 2018-05-07 2 2018年05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