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介绍《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 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3年,上海将着力打造500项“上海制造”精品,重点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通过进一步编制引导,将形成一幅各区发展差异化的全市产业地图。
陈鸣波介绍,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主要提出了“四名六创”10个专项行动,其中名品打造、名企培育、名家汇聚、名园塑造这四个行动,是最核心的“标识性动作”。而技术创新、品牌创响、质量创优、融合创智、集群创建以及绿色创先,要集中围绕“四名”来开展工作。
“《行动计划》 对目标进行了数字化,明确要在未来3年着力打造500项‘上海制造’ 精品。不仅要赋予老凤祥、三枪等经典品牌新的气质,还要加快培育联影、蔚来等一批新锐品牌。”陈鸣波坦言,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国际水平差距还很大,针对这些“卡脖子”瓶颈,未来要解决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隐患。
在名企引领方面,《行动计划》 也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上海将集中优势资源,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着力培育以世界一流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为核心的卓越制造企业群体。“我们计划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建设2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取3家左右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力争培育8到10家制造领域的‘独角兽’ 企业,同时还要打造‘百年老店’,形成200家国内外细分市场前三的‘隐形冠军’ 企业。”
发布会上,陈鸣波还谈到一个问题,目前,上海各区的产业特点还不够突出,经济密度未来还有望提高。“这一问题的成因有多方面,与技术变革太快、产业融合不断增强,以及全市面上的统筹还不够到位都有关系。”
因此,此次的发布的《行动计划》 对此明确提出,未来3年,上海将加快编制全市产业地图,引导差异化精准定位,集中力量推动土地的二次开发、腾笼换鸟,其中就将重点加快吴泾、高桥、南大、吴淞、桃浦五个重点区域整体转型升级。
记者从会上获悉,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上海将《行动计划》分解成95项具体任务。目前,本市正在加快制定集成电路、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等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联动发展。近期还在加快推出振兴历史经典品牌、高成长性创新企业培育等系列配套政策。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