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一针见“脓

游客上演“泰囧”境外游不应成监管盲区

2018年05月15日 B06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58

  资料图片

  □丁家发

  5月9日清晨7时许,马女士从泰国回到了成都,她短信告知了报团旅行社的联系人:安全到达。她把这次旅游称作“泰礮”。“途中之惊险、恐惧,我无法用文字表现出来。”这段旅程到底发生了什么?记者了解到,行程的第五天晚上,马女士和钟先生等全部10名游客,自行“逃”回了曼谷。他们说,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感受到导游的侮辱和威胁,“担心自身人身安全”。(5月10日 《成都商报》)

  这10名游客报的是“泰国7天5夜游”,最后拼团至盈科美辰国际旅行社成都分公司履行合同。有的合同上写明“自愿购物”,有的写着“无强制消费”,大意都是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购物。然而,一跨出国门,这样的“白纸黑字”就失效了,在景点的游览走马观花,不仅被迫增加了一些自费项目,还被带到了购物点。游客们展示的三段视频中,当地带团导游看到几乎没有游客购物,便开始“发飙”,用中文大吼游客:“逼到你们做出来(消费)”“投一百个诉也没用”。当晚,大家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于是集体连夜“逃”回了曼谷,本该是愉快的旅程,却变成了一次噩梦之旅。

  而回国后的遭遇更让他们闹心,承接的旅行社工作人员称“没有强制消费”,游客的行为是“私自脱团”,意思很明确,旅行社没有任何责任,过错好像出在游客身上。试想,这些游客当时不“逃离”,难道还等着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挨宰”吗?

  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境外游市场进行约束和规范,遭到侵权的游客要跨国维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来游客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跨国奔波; 二来大部分游客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予以支持,要么半途而废,要么主动放弃维权,最终不了了之。这种现象在客观上纵容了一些国内旅游机构暗中勾结境外旅游机构,肆无忌惮侵害广大游客的利益。因此,旅游监管等部门必须对这种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这一现实版“泰礮”也折射出了境外游市场的混乱现状。尽管境外游市场目前适用国内的旅游法规来约束和管理,但境外游与国内游毕竟还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会出现一些监管上的盲区。笔者认为,为了保护广大出境游客的切身利益,免遭一些不法侵害,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境外游市场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及行业标准,对境外游产品的市场规则、资格准入、操作规范、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消除监管上的盲区。

  同时,对境外宰客、强制消费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对严重违法的旅行社不仅吊销相关资质,还要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这样,游客境外游在国内维权就有法可依,合法权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类似现实版“泰礮”就不会再次上演。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游客上演“泰囧”境外游不应成监管盲区 2018-05-15 2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