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你也许不记得自己注册过哪些应用,但手机号知道; 你也许忘了自己的登录密码,但手机号能找回……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号如同一把识别身份的“钥匙”。用户一旦更换号码,就有可能面临被陌生信息打扰的烦恼、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等。(5月24日新华网)
现在,人们换手机号很谨慎。因为在各个网站各个APP 都绑定了手机号,换号成本太大,如果实在要换手机号则都是被迫的。比如你明明换了城市,别人看见的地区显示却还是原来的,总有些不便。此外,三大运营商之间也有竞争,消费者想享受更实惠的服务,又不能携号转网,只能换号。
然而,当你打定主意换号,那真的是个大工程,因为现在的手机相当程度上就是你通行网络世界的身份证。如果不注意的话,换个手机号,银行卡、APP 就成别人的了,银行短信会继续发给原来的号码,APP验证码也一样。
就算你换号时很细心,先对支付软件、银行卡等重要平台解绑,也很难做到滴水不漏,把所有业务都切换和关联到新号码上。不少你曾经注册过的APP,可能自己都忘了。还有的APP把注销账号入口隐藏得较深,注销流程设置非常麻烦,不是特别重要的话,实在耽误不起那个工夫。
号码原主人换个号码很麻烦,而二手号码新主人也是一点不轻松。你可能什么APP都注册不了,因为该号码已经注册过了,如果原主人没解绑的话,你就得一个个去申诉,繁琐无比。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三家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8亿户,1-4月净增6541万户。在售的手机号码除了部分公开说明的套餐外,大多都是二手号码。
难道就没什么一键操作的好办法了吗?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就从来不换,既然手机号在网络世界里,相当程度上就是代表个人身份的主要ID,是否能让人们不必再被迫换手机号呢?
用户为什么要换手机号?主要是两大原因:异地号码和携号转网。既然现在通话漫游费已经取消,流量漫游费即将没了,都是自家的地方分公司,人们换了城市,把地区显示跟着换成新城市,有何不可?携号转网也一样,既然鼓励竞争,那就不要区分谁是谁的号段,带着移动的号码,应该可以转入电信网络。
不久前,在江苏溧阳,有市民通过公证,将父亲生前使用的手机号码,过户到了自己名下。手机号码都是可以继承的财产了,被迫换号的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不换手机号,更换运营商,这应该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如今的手机号码已是私人财产的重要部分,理应获得保护和尊重。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