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川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上海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市青东强制隔离戒毒所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去年底,本市现有吸毒人员达到4.2万余名,去年新发现吸毒人员7000余人,全市连续五年新发现吸毒人员占比呈下降趋势。现有吸毒人员中,合成毒品滥用占比超过七成,且存在吸毒人员年龄层次越低,滥用合成毒品的比例越高的特点。
据市禁毒办主任王石平介绍,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各种涉毒因素影响,本市毒情形势依然面临吸毒人员持续增加、来自境内外毒品中转过境压力不断加大、对新精神活性物质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任务加重等问题,禁毒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现有吸毒人员4.2万余人。其中,本市户籍占68.2%,外省市户籍占31.8%;35岁以下青少年占36.5%。近年来,在全市各禁毒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下,全市连续五年新发现吸毒人员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三方评估数据显示市民群众对禁毒宣传教育的总体知晓率为97.8%,毒品预防教育作为禁毒基础性工作效果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新精神活性物质管控问题日渐突出,成为近年来毒情新变化。2009-2016年全球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从166种上升至739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市场高度活跃。就国内而言,非法制贩、运输和走私新精神活性物质也逐渐增多。其中,卡西酮类占比最高,达到65.6%。
此外,毒品走私过境中转情况也在不断加剧。根据近年来查获的毒品走私案件来看,毒品来源地范围呈现扩大趋势,除传统毒源地金三角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金新月地区外,2017年陆续查获北美地区走私进口大麻案。另外,南美贩毒团伙利用物流海运通道,过境中转上海,向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地区贩运可卡因的情况也正在加剧。
对此,全市执法部门始终保持对涉毒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对于重点领域的执法,持续强化易制毒化学品、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管控,严格办证制度,严把许可准入关,从源头加强风险防控。2017年,全市共破获各类涉毒案件3000余起,缴获各类毒品484.5公斤。
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上海也力争戒毒康复效果的提升。目前,全市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执行率均在99%以上。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