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路
浓郁花香溢进崇明岛,缤纷色彩绽放于美丽“海上花岛”。
2018年4月9日,从北京传来喜讯:上海崇明获得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承办资格。春讯如燕顷刻飞到岛上,人们欢欣鼓舞。城乡间朋友圈里发的微信,在这一时刻,几乎都写着同一样的内容——“厉害了,我的岛,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花落上海崇明。”
曾几何时,建设、发展崇明,成为几代人的梦想。他们在岛上放眼远眺、用手比划着她的未来。有一天,生态岛的定位,唤醒了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乡亲,让人看到了生生期盼的希望,看到了心中勾勒已久的美的图画。
生态岛,而且是世界级,那意味着岛上发展是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这座“上海后花园”正沐浴着春风,迎来无与伦比的大好机遇,如诗人海子写下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生态,是一个多么美的词汇!它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它,既显露美好的姿态,如南朝梁简文帝 《筝赋》 道:“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 又具生动的意态,如明刘基 《解语花·咏柳》词:“依依旎旎、袅袅娟娟,生态真无比。”
生态,最直观的表现,即环境;而花,无疑是其中一抹重要的亮色,是绿色大地必不可少的生态元素,也是一份最易让人动情的礼物。
打造“海上花岛”,建设花田、花溪、景观廊道,塑造点线面相结合的花岛大地景观; 以及发展与生态相关的基础设施、人文环境、产业项目等,是崇明人当下正在规划实施的。
这些年,岛上的生态在大步跃前,以“花”为媒,各乡镇相继举办了荷花、桃花、樱花、玫瑰花、薰衣草等一系列花卉节庆活动; 以崇明水仙为代表的花卉产业声名远播,藏红花、红掌花等产品远销海外; 以“一镇一品”为特色的景观廊道色彩缤纷,岛域沿线种植了玉兰、樱花、合欢、海棠、梅花、桂花等木本花卉,使人赏心悦目; 农户以宅基庭院为绿地,铺就江岛韵味的村落环境。
今年5月,一艘载着花的芬芳的巨轮驶进“长江门户、东海瀛洲”。崇明花汇港(陈家镇)国际花卉产业园项目签约,标志着崇明向“海上花岛”又迈进坚实的一步。
前不久,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的藏红花(又称西红花)及藏红花面膜2个项目,斩获第四十六届日内瓦发明展大健康类发明项目金奖; 而上海药材藏红花种植示范基地就在崇明。有一首题为 《藏红花》 的诗,这样写道:“一直以为/你生长在雪域高原/是用牛粪的温度/燃烧的草/其实,你更喜欢海风/喜欢湿润/喜欢东海之滨的崇明……”。
春盛时节,环崇明岛国际女子自行车赛又一次举行。那天,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8支车队运动员途经东平镇,被街面两旁“千米花廊如锦铺地,立体花坛彩妆矗立”之装扮所吸引。虽是瞬间而过,但运动员们却不忘向有序观赛的人们挥手招呼、微笑示意。一路跟车的摄影记者,此刻,也用镜头留下了这道人群喜相迎、鲜花多演绎的“东平之春”。
三年后的中国花博会,首次选择在了祖国第三大岛,令多少人为之兴奋与向往!人们期待着、盼望着……
“芳林花草竟争春”,“百花千卉共芳馨”。崇明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主题为“花开·中国梦”,选址在岛域中北部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区,总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一轴、一带、三区”。其中,核心区将以千亩花田形成“牡丹盛开”大地景观,整个花博园以梅、兰、荷、菊等名花构建花田、花溪造型,表现出“百花盛开、芳香满园”的景象。
从现在起,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主人,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中国花博会筹备戮力同心、加油鼓劲。“盛景风光绿水长。”到那一天,这座美丽的岛屿将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和众客作伴、与诸花相拥,随风摇曳在万顷花海、携诗徜徉于世人心间。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