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康杰(化名),51岁
整理:徐荔 宗竹灵
康杰,是一名曾经吸毒无数次,几进几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如今的他已经三年戒断未复吸,在闵行区七宝镇自强禁毒社工眼中是一位积极上进、表现良好的康复对象。
康杰却说,社工的评价让他很惭愧,他想说说自己的故事,提醒更多人,千万不要碰触毒品,无论任何原因。
为了面子“坚持”
我的吸毒史要从1993年开始算起。当时,我吸食的是海洛因,说实话,那时候还早,不像现在有那么多毒品的种类。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被朋友带进“圈子”的。
对毒品,我并非什么都不懂,多少听朋友提到过一点吸毒的感受。可是现在回忆起来,第一次吸毒并没有传说中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只觉得说不出的难受,头晕想吐,好长时间连饭也不想吃,一点都不觉得这东西有什么好的。
也许有人会问我,那么难受的事怎么会继续尝试?那是因为太年轻,要面子,身边的朋友都在吸,如果不加入,觉得别人会看不起你,也会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就算不舒服,我还是和他们一起玩。一个月后,我明显感到自己上瘾了,一天不吸几口,人就会感到没劲。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我真正染上了毒品,彻底离不开那个“白色粉末”了。我也体会到什么是一发不可收拾,越陷越深。
吸毒是要用钱的,我自己的钱用完了,就开始骗家里的钱。总之,为了能够吸食毒品,我可以不择手段……
2001年我接受了第一次强制隔离戒毒。
以为“冰毒”不上瘾
戒毒期满释放后,我发现出现了一种新的毒品——冰毒。听说它不像海洛因那样让人依赖,犯瘾的时候也不会生不如死。吸毒这么多年的我就这样被“它”蒙蔽了。
其实,吸毒的病根不是毒品,而是你一旦沾上了它就会产生心瘾,它在你的心底折腾,让你无法彻彻底底静下心来。就因为当时没有彻底了解毒品的病根,我又一次放纵了自己,尝试了号称不会上瘾的“冰毒”。
第一次“溜冰”的感觉同样不是很好,我会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也想不到吃饭,一下子瘦了好几斤。这种状态几天后才消失。几次尝试后,我居然对它产生了一些好感,就这样开始了吸食“冰毒”的生涯。
那时我从事开出租车的工作,每次吸毒后,我就会特别兴奋,所以开车也特别卖力。每天攒的钱,我都会拿点出来买毒品,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一切看似很正常,直到有一天我吸毒“上了头”,忘乎所以,被警察发现了。第二次强制隔离戒毒开始。
无法弥补的遗憾
让我彻底决定改变的事就发生在这次强制隔离戒毒时——母亲不慎摔倒受伤,留下后遗症,行动不便,只能躺在床上。而母亲之所以会受伤,是因为她想拿放在高处的东西,但是家中没人帮忙,年纪一大把的母亲只能自己搬凳子站上去,结果……
我恨我自己,如果不是我在所内,如果不是我不在母亲身边,这一切就不会发生。我因为毒品浪费了家里十几万元的积蓄,也从没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和义务,我真的不是一个好儿子。
在我“消失”的日子里,是姐姐帮我照顾母亲,在电话里,姐姐告诉我,母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我也很着急,担心母亲等不到我回去的那一天。
我在电话里一遍遍告诉母亲,我一定会改好,千万要等我回去。
2015年4月,我终于盼到了戒毒期满释放的那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姐姐家看母亲。对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母亲曾不止一次地责骂过、痛恨过,但是她最疼的也是我。我和母亲相拥痛哭,我看着她苍老的脸、满头白发,发誓再也不吸毒了!我真的不能再这样执迷不悟了。但没过多久,母亲还是离开了我,母亲仿佛就是撑着要和我见最后一面。
这次我彻底没有了依靠,可我记得自己的诺言:从此不再吸毒。我要接替母亲,承担起家中的一切。母亲没了,我还有姐姐,家里的妻儿都没有把我抛弃,我没有任何理由再对不起他们。
记得我刚回来不久的时候,我和儿子说:“儿子啊,爸爸出去以后,你在家听妈妈话。”本来只是一句很平凡的关照,没想到儿子回答我:“爸爸,你不要出去了又不回来了。”
这句话刺痛了我的心,我以前怎么没有体会到儿子的感受?才上初中的儿子都怕我像以前一样,出去了就不回来了。这是一个父亲该有的表现吗?我这样的父亲竟然还需要儿子担心,无法安心生活学习……
以前儿子还有奶奶,现在奶奶也走了,我还能只顾自己?所以我这次彻底觉悟了,毒品害了我,害了我的家庭,我要彻底戒毒,还儿子一个好的环境。
我更要用自己的故事告诉那些对毒品好奇的人,请他们认清毒品的真面目:千万不要碰,到时就不能自拔了。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