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何秀兰
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三十出头的年纪就有着一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神态……这是上海市女子监狱四监区的民警对苏梅(化名)的第一印象。
2011年,因非法持有毒品,苏梅被判刑入狱。民警发现,苏梅是个有着复杂社会经历的涉毒服刑人员,她总说,自己的人生从一开始便注定是一场悲剧……
对爱质疑 走上歧途
苏梅出生于1977年,但是她已记不得自己的亲生父母了,因为她是被领养的孩子。养父母其实对苏梅很好,只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很严厉。后来,养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在苏梅的记忆里,弟弟的出生让一切发生了变化,虽然养母一如既往地疼爱她,但毕竟两个孩子,父母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
已经是个“小大人”的苏梅也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的亲生母亲未婚先孕,遭到男友抛弃,在生下苏梅几天后就生无可恋地选择自尽。本就不愿承担责任的亲生父亲更是根本就没打算照顾苏梅,苏梅就这样成了孤儿。
正处在青春期的苏梅无法接受这一切,也对养父母的爱产生了质疑。她不愿回家,没有心思好好上学,开始逃课、离家出走……那一年苏梅15岁。
勉强混完学业的苏梅开始“闯社会”了,她以为自己挣脱了家庭束缚,可以大展拳脚。灯红酒绿的社会也的确让苏梅大开眼界。一开始,聪明伶俐的苏梅还能凭借自己的双手,本本分分、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可是,没有一技之长让苏梅很快尝到了生活的艰辛。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形形色色的人群,年轻的苏梅开始不安分起来,贪婪之心也越发强烈。
最终,在不怀好意之人的怂恿下,刚成年的苏梅出卖了自己的贞操,走上一条不归路。没多久,苏梅被抓获,受到了处罚。
错爱罂粟 陷入深渊
经历了这些后,苏梅还是回到了养父母的身边,过了一段平稳的日子。养父母希望苏梅可以找一份工作正常生活,可是苏梅还没来得及好好为事业打算,她就恋爱了。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苏梅不顾养父母反对,坚决和那个有着数次偷盗经历的男人在一起,甚至偷偷结了婚。
然而,婚后不久,苏梅惊讶地发现老公是个瘾君子。数次劝说、指责、争吵与哭闹无效后,意气用事的苏梅选择了同流合污的方式,将自己也推入了万丈毒渊。
有人说:“一次吸毒,十年戒毒,终身受害。”苏梅就是这样。从2001年开始,苏梅多次被强制隔离戒毒,活生生成为了毒品的奴隶。
2011年,苏梅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刑。虽然有过数次改造经历,但这次教训还是给了她重重一棒。
学习接受能力较强,反应较快的苏梅在入监初期给民警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不久,苏梅的缺点就暴露了出来。她性格冲动、倔强,行为自由散漫,而且并没有意识到毒品的危害性。苏梅的情况让民警担心。
从未远离 为爱前行
在苏梅一次次被强制隔离戒毒的时候,已经对苏梅失去信心的养父母与她解除了收养关系,断绝了往来。由于缺乏家人的关心,也没有接见,苏梅深受打击,觉得改造无望,主管警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联系苏梅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主管警官联系上了苏梅的养父母,养父母得知苏梅入狱的消息,还是放心不下这个女儿,来信询问她的情况,关心她的身体,希望她不要再与毒品为伴。
这些信不止一封,养父母从来没有停止对女儿的关心。苏梅哭了,多年来的心结终于打开了,她想到自己之前是如何误会他们,一次次让他们失望……趁着这样的契机,民警与苏梅进行一次又一次长谈和引导,希望她能多想想养父母对她的爱,端正自己的态度,好好改造。慢慢地,苏梅在态度上发生了转变。
主管警官趁热打铁,结合监狱开展的“拒绝毒品 重塑人生”主题教育活动,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治方案,将监狱禁毒活动定为苏梅的“必修课”。一次次让苏梅看清毒品的危害,一次次看到被毒品毁了健康身体、美好家庭、未来前程。苏梅并非铁石心肠,她也知道民警的用意,也渐渐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家人的不抛弃,警官的不放弃,让苏梅有了改造的动力,一开始的消极情绪也渐渐消失,苏梅逐渐适应了监狱改造生活。
早日回归正常健康的生活,是苏梅和养父母的心愿,但是,要纠正一个人的价值观,改变她多年的行事作风并不容易,苏梅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过有警官耐心的引导,有家人的关心,有苏梅自己的努力,与毒品的这一场“战争”,有赢的可能。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