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6.26国际禁毒日专题报道·声音

■如虹一抹

杂感

2018年06月26日 14 :6.26国际禁毒日专题报道·声音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918

  □陈道喆

  美好和安静终于落在了栀子花和 《四季随笔》 上,在午后的阳台西南的书桌上面,阳光还透过纱帘筛下一些金粉。乔治·吉辛的这本随笔号称 Oasis for  the soul,是大学同学喜来推荐的。他们几个前两周在北京聚会时谈到很多深奥的东西,包括各种我没读过的书。除这本还有 《到芬兰车站》 等,就这几本书他们可以就着折耳根下酒讨论一晚上,足以看出西政当年博论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对他们遥不可及的才智,我也总是心怀崇敬。对 《到芬兰车站》 很陌生,搜索才知道是美国批评大家埃德蒙·威尔逊的早期代表作,从历史写作与历史行动的关联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社会主义的观念是怎样一路由西向东旅行的。

  两相比较我还是先买了 《四季随笔》,所谓心灵的绿洲或甘泉有时候很需要,不论年纪和职业。说到心灵鸡汤类,面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时,很多像我这个年龄的都能炖出一碗甚至一大锅来安抚一颗愤怒焦躁抑或悲伤失望的心,但需要慰藉自己时,自己炖的那碗绝对是寡淡无味毫无营养的。但我也不想变得过于深奥,更不想变得斗志昂扬,这些不适合我慵散的性格,所以《四季随笔》更适合我。我们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也需要更智者的雨露滋润。

  书在六月到来前翻到一半,时间逝去的速度比书页翻得快。因为五月中旬在悉尼呆了一周,南半球明媚的秋天和海边汹涌澎湃的波涛干扰了我日常的生活,心落在牛油果树下没一起回来。魔都的人物工作书本都离我好遥远。纵然“时光在继续,事情在发生”,我们也还是要回到原来的轨道上的。所以这本书正是收心的好读本。

  前两日和要好的女友六一午餐聊天,天高云淡,言谈有趣,但感觉自己时不时游离,有点对不住这样热烈的小聚。我说很久没有静下来看书了,有点恐慌。应该不是害怕知识更新过快,也不是怕被80后90后淘汰,而是大脑空洞的后怕。其实翻过的书未必就能记住,就能让自己有更丰富的思想。且我看得最多是现实主义小说和散文,记得最多也只有情节,有时连人物的名字都记不住。但手中有本书,心里就有了重量。

  正如 《四季随笔》 引用的 《效法基督》 的一句话“我在所有事物中追求着安静,然而我却得不到——除非在某一角落,手中捧着一本书”。而那本书,我想,是深是浅都无关重要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6.26国际禁毒日专题报道·声音 14 杂感 2018-06-26 2 2018年06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