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游学学生
暑期已至,一些家长为孩子安排了暑假游学项目。所谓游学,是一种将学习和旅行相结合的学习交流方式,一般为期1-4周。近些年,游学日趋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纷纷加入游学队伍。然而,随着中小学生出国游学热不断升温,也出现了“游而不学”、“学而不研”、游学团变成购物团等不合理现象。
更值得引发家长思考的是,太小的孩子不具备独立自理的能力,游学时即使有老师跟着,还是可能出问题。除了安全方面的顾虑,更会因为存在语言障碍、沟通不畅等导致“花钱买罪受”。
有一位孩子曾在小学中段的暑假里参加了一次出国游学,结果因生活自理能力差,衣服不会洗,外出也不知道把凉鞋换成运动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了这一次痛苦的经历后,甚至连跟着父母亲出去旅游都视为畏途。
专家提醒,孩子到底要不要出国游学,选择什么时候出国游学,需要家长静下心来理性看待,因人而异,切莫盲目跟风。
最“诈”的赌球网站
近日,广州大学生李某发现自己用来下注的互联网彩票App无法使用了,于是他又找到了一家国外的网站,可以实时加注,操作更加方便。记者打开该网站后发现,这个全英文的网站,博彩产品非常丰富。除了世界杯,其他大型体育赛事也可以购买。另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一些人也在利用微信群开展赌球活动。
“其实,我最开始也只是买十几块钱的,猜一下胜负就好了。”大学生涂某说,偶然的一次,他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了一种叫“波胆”的玩法。“波胆”的意思就是预测具体的比赛比分,庄家会按照他们认为出现该比分的概率制定赔率,可以实时加注,有时赔率甚至可以达到几百倍。
“这种情况都是非常危险的。”广东网警警告,这些赌球微信群的负责人都是“小庄家”,大都是境外赌球网站或境内非法赌博网站的代理人,赌球网站的注册地址在国外,大都是一些不法分子租用国外服务器搭建而成。前不久,广东网警开展净网安网2018专项行动,将利用网络赌博诈骗的各种手法制成动画视频,提醒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赌博。
王建慧 整理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