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近日,黄浦区人民法院发布了近三年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据统计,三年间该院医疗纠纷调解和撤诉案件总数占比达64.11%,发挥了医患纠纷诉前调解的积极作用。但白皮书显示,美容整形由于效果缺乏统一、细化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手术成功的判断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导致美容整形医疗鉴定难度明显高于一般医疗活动。
由于医疗纠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案件的审理周期普遍较长,近三成案件审理周期超过6个月。白皮书指出,作为专门调解医患纠纷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医调委”)在医患纠纷化解中起着重要的“缓冲带”作用。
白皮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经黄浦区医调委调解成功并向黄浦法院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案件达251件,区医调委接受法院委托调解案件47件,一大批医患纠纷被化解在萌芽阶段。
同时,黄浦法院还与区司法局、医调委、医学会、医院联手构建了多方联动调处机制,积极推动诉前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相结合的多元化医患纠纷调解体系,以“黄浦区医患纠纷诉调对接调解室”为平台,将医患纠纷化解于审判前端。据统计,三年间,黄浦法院医疗纠纷调解和撤诉案件总数占比达64.11%。
对于近年来兴起的一些民营美容整形医疗机构,白皮书指出,部分机构存在经营管理不到位、执业人员流动性大等医疗管理问题,致使患者病历材料缺失、不完整,医疗产品无法溯源等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医患双方发生医疗侵权纠纷,患者多无法有效固定证据,面临相应的诉讼风险。
记者还了解到,美容整形由于效果缺乏统一、细化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手术成功的判断具有相当的主观性,易受到患者自身审美修养、文化程度、爱好等因素影响,导致美容整形医疗鉴定难度明显高于一般医疗活动。
对于医疗纠纷争议的仲裁,白皮书显示,近年来医患双方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情况逐渐增多,法院通常也准许鉴定人出庭申请。但实践中,医患之间通常矛盾激烈,医学专家往往对到庭作证存有顾虑,不愿到庭作证。
为破解这一难题,黄浦法院尝试探索利用隐蔽作证系统进行音频质证。在首起适用该方式的案例中,患方在庭前申请了鉴定专家出庭作证接受质询,但因当事人曾多次前往鉴定机构哄闹,为保证鉴定人的人身安全,法官决定质询采取音频质询方式。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