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一份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是大学生在毕业前的头等大事。为了降低自己论文的“重复率”保证顺利毕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论文查重”就成了多数毕业生在论文提交前的必经环节。
然而,你的论文却有可能因此被他人盗取。明明自己做好了保密措施,但辛辛苦苦写好的学术论文却被他人抢先发表了,几年心血一朝被盗……对本报今日刊发的记者调查报道,笔者有话要说。
纵观全文,论文被盗的关键出在“查重”这个环节。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将“查重”主体置换一下,或许能堵住漏洞。也就是说,现在“查重”的主体是论文作者,如果将“查重”主体改为接收、审阅论文的校方或单位,岂不就彻底解决了论文被抄袭的隐患?!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学生把论文先交上来了,原创著作权已经从时间上确定在先;审阅方出面“查重”时间在后。如果查出有更早发表的相似度很高的文章,那就有抄袭嫌疑;如果没有查出问题,那就通过。这样就可以界定谁是原创者,此后发现类似的论文,则可认作抄袭了。
倘若如此,这笔“查重”费可由校方向论文作者收取,校方同时也承担了为原创者举证的责任; 而原先靠盗取别人论文卖钱的第三方“查重”平台,生财之道就会被堵死了。
王建慧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