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10年前约定补偿费 10年后房价涨反悔

2018年07月10日 B02 :基层调解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566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因为母亲留下的一套住房发生了矛盾,吵吵闹闹过了10多年。徐汇区徐家汇街道调委会在介入此案后,找出兄弟情裂的关键所在,厘清其中牵涉的利益问题,通过“面对面”协调和“背对背”疏通的方式开展调解,最终消除了兄弟之间的隔阂。

  【事件】

  10年前约定6万补偿

  如今房价猛涨而反悔

  陈锋(化名)和陈超(化名)是一对亲兄弟。10多年前,在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两兄弟就协商过,由于母亲一直随着哥哥陈锋生活,所以母亲去世后房子留给哥哥,但是哥哥要给予弟弟6万元的补偿费。而这笔补偿费也约定好了,母亲在世时先补偿3万元,余下3万元待母亲去世后再一次性付清。

  后来母亲去世了,哥哥陈锋准备一次性把剩余的3万元支付给弟弟时,但此时的弟弟却反悔了。原来,眼看着日益增长的房价,陈超觉得,6万元的补偿实在太少,因此拒绝了剩余的3万元,要求哥哥给予更多的补偿。

  陈锋觉得,母亲生前都是自己在照顾,弟弟基本什么都不管,所以母亲这房子留给他也是情理之中。另外当年双方是协商好的,一共6万元补偿,不能因为后来房价猛涨就突然翻脸不认人。

  为了此事,在过去10年里,兄弟两人一直争吵不断,甚至还多次发生冲突报警。

  【调解】

  调解员“背对背”疏通

  帮兄弟提出补偿方案

  了解到两兄弟的基本情况后,徐家汇街道调委会的调解员首先找哥哥陈锋单独聊了一会儿。交谈中,哥哥表示,自己也能够接受适当地提高一些补偿,总的补偿费在10万元以内可以考虑。

  明白了大哥的意向之后,调解员又趁热打铁赶紧联系了弟弟,还没等弟弟火爆脾气上来,调解员先问了弟弟几个问题。首先,母亲在世的时候,是谁照顾的母亲?其次,当年双方是否协商过,达成了6万元补偿的事宜?最后,是否是因为房价猛涨所以现在想推翻协议,并且这么多年一直在找大哥麻烦?

  调解员提出的3个问题一下子把弟弟陈超给震住了。弟弟对这3个问题一一作了回答,但他一再辩解称,现在房价那么高,自己损失太大了,哥哥房子价格翻了好几倍,如果还是补偿6万元自己明显吃了大亏。

  调解员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进行开导,希望弟弟看在两兄弟的情分上息事宁人。弟弟表示,自己可以不再找大哥麻烦,但是必须要给他50万元。对此调解员表示,50万元过高了,而且当年的协议也是有效力的,即使现在去法院诉讼,也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调解员希望弟弟结合实际降低自己的诉求,调解员提出,如果弟弟能接受20万元的补偿,调解员可以尝试去与哥哥谈谈,弟弟想来想去决定同意调解员的方案。

  劝说双方打“亲情”牌

  兄弟达成一致签协议

  另一边,调解员又找来哥哥。“你们两人是亲兄弟,吵吵闹闹那么多年太伤感情了。”调解员耐心劝导说,哥哥如果愿意姿态高一点,适当地提高点补偿,这样两人积怨多年的矛盾不仅可以化解,起码余生还能做兄弟。

  听了调解员的建议后,哥哥权衡再三表示愿意接受。但同时又提出,因为此前已经给了弟弟3万块,希望从中能扣除这笔费用。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大哥一次性补偿弟弟17万元,加上之前已经给他的3万元,一共补偿20万元。在大哥履行完付款之后,弟弟承诺不再以任何理由向大哥主张任何权利。若违反此项协议,弟弟除了要退还大哥共计20万元补偿款以外,另外还要赔偿大哥10万元。双方无异议,最终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点评】

  解决家庭的住房纠纷

  需依法依情依理调解

  此案虽然是个案,但是在如今高房价的影响之下,也成为了许多家庭的矛盾主因。调解家庭内部的住房纠纷,不仅要运用充分说理的方式,帮助当事人调整心态,还必须依法依情依理进行调解。

  在调解方式中,采用“面对面”协调和“背对背”的疏通,帮助当事人分析各自的利弊得失,尽可能消除或者缩短当事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从根本上打开双方的心结,达到彻底解决矛盾的目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 10年前约定补偿费 10年后房价涨反悔 2018-07-10 2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