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全科医生法治化研究的
科学自然法观
第一节 全科医生制度的医改背景
一、新医改基本文件制定的时代背景
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医改定位
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提供模式
第二节 全科医生制度的设计理念
一、全科医生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全科医生制度的体系整合
三、全科医生制度的设计理念
第三节 全科医生制度的法治化动因
一、上海全科医生制度改革的实践成效
二、上海全科医生制度改革的突出问题
三、上海全科医生制度推进模式之反思
四、上海全科医生执业权利缺位之反思
第四节 全科医生制度的科学自然法观
一、全科医生制度科学自然法观的定位
二、全科医生制度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第二章 全科医生签约制度的法治化研究
第一节 上海全科医生签约制度的实践调查
一、全科医生签约情况的实践调查
二、社区居民签约态度的实践调查
三、签约主体资格情况的实践调查
四、全科医生签约职责的实践调查
五、签约对象权利与义务情况的实践调查(略)
总 序
《全科医生法治化研究:以上海改革试点为中心》
李学成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辑推荐】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图书,内容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是研究医事法不可多得的一本学术书。
★本书以“科学自然法观”为根本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呈现为“全科医生执业管理法”主要制度设计的立法建议
【内容简介】
全科医生制度是新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主要支撑性制度设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法治化离不开全科医生制度的法治化,具体应包括全科医生的签约执业制度、团队服务制度、首诊服务制度与执业发展制度的法治化。全科医生制度法治化将会起到“倒逼”医改法治化的制度推进效应。全科医生制度法治化研究是法学者医改法治化的重要使命。
本书以“科学自然法观”为根本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呈现为“全科医生执业管理法”主要制度设计的立法建议,并以条文形式作为“附录”置于文末,供立法部门参考并希求学界批判。
【作者简介】
李学成,男,宁夏灵武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法学院教师,河南省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2年取得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取得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硕士学位,2016年取得复旦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学位。在《河北法学》 《北方法学》 等期刊发表核心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主要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为民法总论及民法解释学、医事法学。
【精彩节选】
全科医生法治化研究的科学自然法观
第一节 全科医生制度的医改背景
全科医生制度改革不是一场单纯的地方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三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全科医生制度及其法治化研究,必须回顾和探究第三轮医改的核心理念,这样才能在医改大背景下对全科医生制度改革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
一、新医改基本文件制定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这场社会革命的范围和效应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公民医疗民生领域改革更能体现改革的意义。在2009年新医改之前,我国实际上已经进了两轮医改,但成效不佳。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轮医改序幕。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这一理念已成为当时卫生部门的共识。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效率,公立医院权力开始下放并逐渐放松管制,允许私人开办诊所。对公立医院实行“定向或定额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政策,而公立医院面对医疗器械和药品价格逐渐市场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压力也与日俱增。公立医院纷纷采购大型、精密医疗器械并开展价格高昂的大型医疗检查项目,当时医疗政策也允许高于成本价的医疗收费做法。重治疗、轻预防和重视大医院、忽视基层医院的倾向十分明显。医疗人才和医疗设备等医疗资源迅速流向大城市,居民看病也不得不涌进医疗资源充沛的大城市,人满为患与一号难求成为大医院特有氛围的真实写照。药品和大型检查费用的快速上涨,引起百姓强烈不满,第二轮医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 〔1997〕3号)为标志。这一轮医改主要特色体现在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等方面,初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以“公立医院拍卖”为特点的公立医疗机构“市场化”产权制度改革成为社会热点并广受关注。
经过两轮医改,人民群众的就医费用并没有明显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到2008年,农村和城市居民医疗费用的增幅均超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的50%。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项沉重话题,引发一系列社会治理能力层面的思索。
2005年6月20日,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民指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走市场化的道路,这是卫生部首次站出来否认医改的“市场化道路”。随后,中国青年报刊发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结论,认为市场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完全错误的,违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医疗服务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是其消极后果的主要表现。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