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钱昕
本报讯 自家亲戚因为16万元借款闹上法庭,法院一纸判决下来一方却仍不予履行。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不远千里跨省办案,终于在江苏省兄弟法院的协助下,成功执结一起借贷案件。
小林的丈夫和小王是表兄弟,小王曾在小林丈夫担任法人代表的公司从事业务总监工作。
2016年10月,小王因为需要购买轿车而向小林借钱,考虑到大家是亲戚关系,小林便在当年10月和11月,分别两次共计借给小王16.6万元。
小王如愿以偿买到了心爱的轿车。然而,在此后的一年里,小王仅仅归还了5万元,对于剩余的债务便不再提及。一气之下,小林将小王告上了法庭。闵行法院审理后认定小王尚有11.6万元没有归还。
法院的判决下来了,小林原以为钱款终于有了着落,可谁曾想,小王却还是不给钱。无奈的小林只得再次前往法院,希冀通过法院的力量,执行到这笔借款。
今年4月20日,承办法官致电小王,小王称自己当初根本没有出庭,且只有小学文化不懂法律判决,也没收到相关法律文书,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义务。
对此,承办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小王,小王遂提出4月底前先付3万元,剩余部分待8月份再还。可约定的时间过去了,小王还是分文未付。5月初再次联系小王,他又变卦称自己当初在小林公司打工数月,有几万元工资未拿到,加上小林弟弟买车的借款,拖欠的欠款可以一并抵消。就这样,小王为了逃避付款,使用各种方式拒不履行。
面对小王的行径,执行法官通过网上财产查询,但一无所获。终于,执行法官在一次定期查询中,无意中发现小王名下还有一辆外地牌照的现代SUV小轿车。
可就在高兴之余,执行法官突然意识到,通常情况下非沪牌车辆并没有多大的执行价值,也就是说,虽然找到了可供执行的财产,但可能会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但执行法官仍积极与小林取得联系,确认小王最近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一家汽车照明店的相关情况后,主动出击,赴江苏省强制执行。
今年5月31日,闵行法院3名执行干警驱车6小时,赶赴江苏省灌南县。执行过程中,闵行法院执行法官向灌南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协助寻找被执行人,依法扣押车辆。灌南县法院执行局派出多名法警和一辆警车相助。经过两地法院干警密切配合、不懈努力,成功将车辆扣押,并传唤被执行人至当地法院谈话。
到次日晚上6点,慑于执行压力,被执行人终于愿意将案款全部履行完毕。至此,这起案件终于圆满执行完毕。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