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法制晚报》 近日,男子摔死泰迪犬后家人接到死亡威胁,妻子甚至一度选择“割腕为狗偿命”一事,再次将“人肉搜索”推上风口浪尖。记者实测发现,仅仅通过微信账号,再借助搜索引擎等工具,短短10分钟内一个人的照片、电话号码、毕业院校及工作单位等信息就能全部被摸清。
此外,记者通过电商平台找到的商家宣称:个人户籍、婚姻关联、开房记录等什么都可以查询,价格从300元-2000元不等。而记者在支付200元要求查询户籍信息后,48小时后该商家提供了查询到的个人信息而且准确无误。
“人肉”实测
微信账号可搜电话
凌云是一名互联网技术爱好者,记者将自己的微信账号L12×××××提供给凌云,短短10分钟,他就将记者的个人照片、电话号码、毕业院校及工作单位等信息全部摸清。
凌云对记者说:“其实这只是非常简单的测试,利用常用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几步就可以简单搜出的。”
凌云告诉记者,信息收集是围绕社交网络进行的,比如博客、朋友圈、空间等都可能泄露信息。而一个人的手机号码最容易查询到其信息。“首先你提供给我的微信账号,我可以进行一个猜测,很多人的微信账号不是用自己的手机号码就是用QQ 账号。你提供给我的微信账号里面的那一串数字,肯定不是你的电话号码,因为只有9位。那我就假定这个是你的 QQ 账号来进行测试。”
凌云接着将找到的信息,在各大网站的博客进行搜索。通过筛选,最后得到了记者的一博客账号,从中他发现了记者几年前留下的一条信息,信息中标注了手机号码。
公开售卖
花200元查出户籍
“我刚才给你做的搜索,仅仅是简单的基础人肉,其限制性很大。如果加入一点技术手段,能得到的信息就更多了。”凌云告诉记者。
经过凌云提示,记者将手机号码在一家名为××007的网站内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显示,记者的手机号码共注册了14家网站,其中包括各大旅游、外卖以及社交网站等。
凌云告诉记者:“在这家网站上看到你注册了哪些网站,我就可以上这些网站去搜寻你的相关资料。说不定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除此之外,记者又在一电商平台找到一个商家,声称什么都可以查询。
“我发你一个表格,你可以看一下,这是我这里的查询项目,包括户籍、婚姻关联、开房记录、身份证大轨迹等33项服务。身份证大轨迹是一个打包的,里面有乘坐的火车、开房记录和网吧上网记录等。”这位商家向记者报价:查询个人户籍300元,全国开房记录1500元,身份证大轨迹2000元。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记者最终支付200元并提供了身份证号码要求查询户籍信息,48小时后对方给记者发来了查询结果,而且个人信息准确无误。
律师解读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周兆成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由于网络的匿名以及网络语言的随意性、盲目性这些特点,“人肉搜索”很容易引发网络暴力和网络攻击。而不当的“人肉搜索”会造成侵权,严重的会构成犯罪。
侵权行为人在进行“人肉搜索”时,会在互联网上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仅直接侵害了他人隐私权,还会间接侵害他人名誉权,甚至可能发展到侵害他人人格尊严、财产、个人生活安宁等合法权益。
而有些“人肉搜索”涉及的不仅仅是网络侵权问题,还有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网友通过互联网公开他人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的行为,从行为性质上来看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若达到“情节严重”的入罪标准,则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利用“人肉搜索”产生的结果去批评、胁迫当事人,如果导致当事人精神错乱、轻生,或者将产生的网络暴力转移到线下,造成严重法律后果的,就会涉嫌诽谤罪、侮辱罪乃至故意伤害罪。
周兆成律师表示,在司法实践中“人肉搜索”一旦发生侵权、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首先由网站服务的运营者、论坛的管理员和“人肉搜索”的发起者来承担责任,因为网站提供“人肉搜索”,这是一种商业模式,其网站服务的运营者、论坛的管理员理应承担法律责任。
其次,如果能够查找到具体的侵权人,那么具体的侵权人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广大网络用户要有“言责自负”的责任心,上网也应遵守法律,如果要举报不法行为,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寻求有关部门帮助。切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刘艺龙)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