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日前,上海市提篮桥监狱举办了开放日活动,十多名服刑人员家属走进监狱,参观了监舍、炊场等服刑人员的生活区域,同时监狱还邀请服刑人员家属们参观了习美艺术展,由服刑人员创作的一幅幅艺术作品让家属们赞叹。其中几幅油画、圆珠笔画作品让不少家属驻足逗留,仔细观摩,他们发现这几幅画作的作者都是同一人——华志(化名)。
“画得那么好,应该是老师画的吧?要是服刑人员,也应该是有基础的吧?”家属们发出疑问。其实,华志也是提篮桥监狱的服刑人员,是监狱习美工作室的一员。关于他入狱,从零开始学习画画的故事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1970年出生,某国有企业科长,家庭和睦、生活稳定、未来可期……这些曾经都是华志的标签。2005年1月那个不堪回首的日子之前,华志所拥有的一切让许多同龄人羡慕。可是,一段婚外情让一切改变。
我是上海本地人,毕业后就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工作很稳定,也算有前途,是有不少人羡慕我的。让人觉得不错的,还有我的家庭。我早早地就结婚生子,让家人安心,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和妻子的感情其实很普通。我的妻子性格比较内向,属于典型的贤妻良母,她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孩子和家庭上,把家照顾得很好。可是,结婚久了,我却觉得越来越乏味,和妻子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虽然每天在一起,但心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
我当时在单位认识了一名女同事,她活泼、热情,和妻子的寡言少语完全不同,总是能让我感觉到新鲜和活力,而且因为工作我们也有共同语言。渐渐地,我们越走越近,发展出了一段情。
我从没想过要真正和女同事在一起,虽然说过甜言蜜语,也有过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可是我们都有家庭,我以为我们在一起只是彼此图个乐、寻找新鲜感。然而,我没想到,女同事却不止一次向我提出各自离婚,然后在一起的想法。
我怎么可能离婚和她在一起呢?且不说离婚会牵扯到孩子的抚养问题、财产问题等等,单是同事们的目光就够让我受的了。我们这样的单位,大家几乎都是知根知底的,要是被大家知道我们这段不光彩的关系,我以后还怎么继续工作?况且,我刚被提拔到科长的职位,要是她这样一闹,那我还有什么前途可言?怎么说才能让彼此好聚好散,我真的不知道。
事情发生那天,是2005年1月的一个工作日。当时快要过年了,单位组织大家吃“年夜饭”,平时不怎么喝酒的我被灌了不少酒。或许是酒精的关系,我的胆子也大了很多,想着不如就趁这个机会和她把话说清楚,彻底断了她的念头。
事情发生的那天晚上,我和女同事相约见面。我提出了分手,她不同意,情绪很激动,我们争吵起来。我看着她的样子突然就下了狠心,如果不和她彻底了断,我的一切可能就会被毁了。她那曾经让我感觉曼妙的嗓音,现在却只让我觉得聒噪,我伸出手掐住了她的喉咙,不想让她再说话……
华志说,自己失手杀死了女同事,但是事发后,他没有马上去自首,而是带着女同事的手机离开了现场,并把她的手机丢在了较远的地方之后再回家。第二天,女同事的尸体就被发现了,警方上门了解情况,华志自觉伪装不下去,和家人做了简单交代后,晚上去了派出所自首。
我被逮捕后,我的家人帮我请了律师,还帮我向被害人家属赔钱。我也真的后悔,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2005年,我因为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没多久就到提篮桥监狱服刑。
我从来没想过人生会走到这一步,和女同事在一起是因为一时开心,想和她分开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家庭,却不料一步错,步步错,最终什么都没保住,还让自己的人生、让家人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初到监狱服刑的那段日子我是懵的,毕竟以前的生活和监狱环境相差太大,我唯一知道的是在这里要老老实实地改造,为自己的行为赎罪。现在服刑那么多年了,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这些年来,也要感谢监狱的习美工作室让我有机会学习绘画,在我觉得烦躁、无望的时候能静下心来,也能够有机会通过绘画表达我在服刑中的反省与感悟。
2007年,我参加了监狱的绘画培训班,学习素描、色彩等等比较基础的绘画方式。也许是我在培训班里表现比较认真,队长觉得我学习态度也不错,就让我加入了工作室。我也就这样开始了自己学习绘画的路。
在这之前,我只是对绘画略有兴趣,但是从没学过。我也不知道原来画画可以为我打开另一片天地,也会改变我的性格。
我的性子虽然不躁,但是遇到问题时会烦躁,会想要逃避。我的犯罪也与这有关。但是画画让我变得稳和静,当再有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不是手足无措,不是变得暴躁,不是考虑这件事会给我带来多大麻烦,而是想着该怎么解决问题,如何让事情顺利进行,将影响减到最小。若是当年我能像现在一样沉得住气,一切也不会发生。
绘画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它需要我静下心、耐下心。每天晚上休息时间,我就会打开自己的速写本,开始画画。有时是单纯地练习,有时会将一些所思所感用图画形式表现。画画时,我完全投入在自己的世界,暂时忘却一切纷扰。时间也好像走得特别快。
油画、铅笔画、圆珠笔画、钢笔画……华志学习的绘画方式越来越多,他也渐渐融入了自己的创作。他说,他明白,监狱让服刑人员学习画画不只是想让他们多学习一些本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重要,理解生活的美好,反思过去所做的一切,从而有所改变。而在自己的画作中,华志也总加入有那些与家人、自由有关的元素。
每年监狱都有习美作品展,我们的作品只要足够好、有特色,就都有机会参加展出,甚至,很出色的作品还能参加监狱局每三年举办一次的服刑人员工艺美术作品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肯定,让自己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至少我就是这么感觉的。
我第一次有作品参加监狱的作品展是2008年,那时候我学油画大概两年吧,又正好是北京举办奥运会,我就试着画了一幅与奥运会有关的油画作品。我以鸟巢为背景,画了一幅鸟归巢的作品,没想到这幅画后来还得了个三等奖。这对我来说算是一种鼓励,感觉两三个礼拜的专心投入没有白费,也觉得世间还是存在这个真理:只要认真去做一件事,一切都会是有回报的。
从2010年开始,我还定期为监狱服刑人员的报纸画漫画插图,每期一个服刑改造故事,配上一幅图,让报纸版面有趣味性,也让大家觉得更好看一些吧。这个系列叫“大宝”改造生活,到现在我已经画了150多幅图了,大家都挺喜欢看的。
因为画得时间久了,水平还算“可以”,有时候我也会教其他服刑人员画画。有的服刑人员知道我会画画,平时写家信的时候会让我帮忙画个图,让信更加有意思。也有些服刑人员的家人可能文化水平不够,字认得不太多,但看图就能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能放心了。
我画画这件事,我家人都知道,也很欣慰。有时候接见日,监狱会把我们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我的家人应该也看到过。能多学点东西,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家人都是很认可的。
除了一些特定时间节点,其实,队长一般不会对我们的作品主题有太多限定,给我们很大的空间去摸索和创造。我平时喜欢画一些风景、静物,让自己更为沉静,当然我也会把改造生活中的种种、触景生情的感想通过画画表达出来。
我画过一组圆珠笔画,取名叫 《大墙寓言》,一共有四幅图。一幅是一枚一分钱硬币,一分钱币值很小,但是我把这枚硬币画得很大,我想表达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也许忽视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最终就会使你铸成大错; 第二幅是在五彩的背景上有一只美丽的蝴蝶,而它黏在了一张网上,有诱惑就会有危险,这是我的感悟; 第三幅,我画了一扇铁窗,窗台上有一只小蜗牛,它张望着窗外振翅高飞的鸽子,很羡慕,而鸽子或许有同胞在铁窗内,所以它也无法飞远,只能在附近徘徊,担心、关心; 第四幅画是一只在公路上行走的螃蟹,我想说的是无论有多横行霸道,还是要遵守规则,否则就要付出代价。
还有一组圆珠笔画 《全家“福”》,也是由四幅图组成:妻子手里拿着花、孩子看信箱、父母在接见室门口等待,最后一幅,是一个男子的黑白背影,身上有很多手,仿佛想要把自己彻底洗干净……
可能有些话通过文字表达有些苍白,但是画画会让它们更深刻。而每次画这样的主题,对我自己也是一次次的反省和洗礼。
民警的话
“美育一直是教育矫治的一个方面。在漫长的改造生活中,服刑人员的情绪难免出现波动,如何让他们保持稳定,而且给予他们希望,始终保持希望的火种很重要。”提篮桥监狱习美工作室的负责民警刘晓春说,“如果没有希望,那么一切就结束了。”
作为提篮桥监狱新岸艺术团曾经的指导民警,刘晓春认为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艺术的美是相通的,艺术矫治的目的也是相通的,是为了让服刑人员能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耐心,学会静心,尤其是遇到困难和麻烦的时候如何处理。
“有不少服刑人员的犯罪是因为冲动,而且刑期较长,如果能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再通过艺术矫治改变缺点,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成了一部分。”刘晓春说。
刘晓春坦言,术业有专攻,作为民警,他们的主要工作仍旧是管理教育,但他们会引导提升服刑人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为艺术矫治的开展争取更多条件。
据介绍,提篮桥监狱目前与开放大学合作,邀请老师面向全监狱开设绘画课程。同时,习美工作室还邀请了专业老师,每月一次走进监狱为工作室的服刑人员上课,除了教绘画基础知识、美术史,也会指导有一定基础的服刑人员进行绘画创作。
提篮桥监狱的习美工作室已经有多年历史了,刘晓春他们正努力探索和创造新的方式,让这项艺术矫正更有效果,他们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到这些特殊的“画者”,协助监狱一起帮他们改好。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