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法治剧焦

星期五的孩子如何懂爱和付出

2018年08月31日 B06 :法治剧焦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873

  问题青少年的教育,历来是一个带有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但被拍成电影的并不多。美国导演 A.J.  爱德华兹在一次社会考察过程中,留意到了美国失去家庭的孤儿的问题。这些孩子没有完整的童年,在寄养家庭或儿童照顾机构生活。按政策规定,年满18周岁,他们就必须离开儿童照顾机构,面临继续接受教育或工作的抉择,将独自面对生活各方面压力。影片《星期五的孩子》 就以一个入室盗窃杀人案件作为开端,讲述了少年瑞奇离开儿童照顾机构后无法适应社会的故事。

  《星期五的孩子》

  导演:A.J.爱德华兹

  编剧:A.J.爱德华兹

  主演:泰伊·谢里丹

  伊莫琴·普茨

  卡赖伯·兰德里·琼斯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18-03-11(西南偏南电影节)

  2018年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片长:93分钟

  剧情简介:

  18岁的瑞奇·温考特刚离开寄养中心,必须面对食物、生计和未来的问题。他辍了学、回避毕业,像一个大人一样到外面自谋生路。瑞奇·温考特遭遇了生活中的危险和诱惑。他成为了一桩失败劫案的头号嫌犯,爱上了意想不到的人。瑞奇没钱,只能住进平民窟,一个叫斯威姆的孩子警告他要提防着公寓所在大楼的经理。他们经历了一些美好的历险,但是警察步步逼近,还有一个邪恶的陌生人恐吓要揭开瑞奇的过去,似乎没时间做出正确选择了。

  主人公瑞奇是一个孤儿,早年被多个家庭收养,饱受创伤,又在寄养中心生活了7年。年届18岁的他按规定必须离开寄养中心。毋庸置疑,对于这样一个懵懵懂懂、一无所长的问题青年,走出赖以生存的寄养中心,就意味着被抛入社会的旋涡,但寄养中心只能按章办事:时限一到,即刻走人。之后,瑞奇遭遇的一切让故事充满了戏剧冲突和宿命感,仿佛这一切结局都是早可预见的,是这种刚性、冷漠的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

  而瑞奇遇到的不良少年斯维姆神出鬼没、无处不在,他既是一个符号化的“极恶之人”,又像是瑞奇自己的恶念,威逼利诱瑞奇走上不归路。导演事后才发现斯维姆(Swim)这个名字在网络上还有另一层意思——S.W.I.N.在社交网络中就是“Someone Who Isn’t Me”的缩写,如今西方年轻人会用这个代名词来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影片中男主人公欲求表达和自我压抑的内心矛盾不谋而合,印证了不少观众“第二人格”的猜想。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李建强评价该片时称,导演敢于直面,并且加以不作掩饰、酣畅淋漓的展示和透视,表现了艺术家特具的勇气和智慧。 《星期五的孩子》 就是这样一部因为“真实”而“很好看”的电影。并且,因为极其真切、透辟地再现了人物与社会、存在与环境的依存关系,而具有了一定的纪实价值。

  影片的胜处在于,编导始终借助后现代意义之上的“零度呈现”,用最朴素最本真的形式表现最莫测最扰人的人情世态。在追踪瑞奇的毁灭路途中,编导没有以简单的是非对错来评判现存的机制和实践,而是力图在人性的迷乱中找出社会的精神无助、文化堕落和精神分裂。通过光鲜华丽的外表,掩饰着社会的平庸和浅薄; 聚焦在痴迷流连的空间,暗藏现实关系的扭曲和颠倒,并籍此来揭露“现存的机制和实践在体现普遍公认价值中的缺陷和不完善。”

  无论是瑞奇的挣扎、困厄,还是他的逐流、沉沦,一切都确如生活常态。作为个人,他抗拒命运,力图向善,但这谈何容易,人生的无意义性和精神的荒漠化溢出人际边缘,直接指向了现存的社会关系。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体验他曾经有过的心灵挣扎,不知道他正在面对怎样的困苦,更不能放弃对于改变和重构社会的责任和努力,因为瑞奇的遭际多少是由我们“合力”造就的现实关系酿成的。任何人都不是单独和自在的,因此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

  “星期五出生的孩子,懂得爱和付出(Friday’s child  is loving and giving)。”这是一首英国民谣里的歌词,也是片名的灵感来源。瑞奇是一个不懂爱与付出的“星期五孩子”,他一无所有,人生中弥漫着压抑和绝望。但当最后瑞奇走进警局自首,受害者女儿、他的女友对他说出原谅,又似乎让人看到一丝希望。其实最需要祈求原谅的不是瑞奇,而是没有教会他爱与付出的冷冰冰的社会。这也许是导演内心对这类围困在社会环境中挣扎的弱势群体,最好的希冀和祝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在画面画幅上的设计也别有心意,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采取4:3的方形画幅,在视觉上让观众体验角色心中的压抑,当男女主人公前往美国西部的时候,画面变成了16:9,更加宽广的风景,让视觉上的变化映衬剧情的变化,凸显了人物逃离桎梏的心理状态。

  (栎之/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剧焦 B06 星期五的孩子如何懂爱和付出 2018-08-31 2 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