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
从上海登陆的台风“温比亚”没有给登陆地造成多大影响,却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造成了重大灾情,这实在是件神奇的事情。然而不管神不神奇,它既然发生了,就是绝对的,哪怕是百年一见。
对于防灾这件事,笔者始终觉得,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该以百分百的态度认真对待,因为你确实不知道是不是就因为这微不足道“万分之一”的疏忽,导致灾祸发生。天灾不可避免,人祸可以预防。
作为一名上海的新闻记者,今年夏天也被台风折腾得不轻。一周一次的频率,不仅让上海各个相关委办局工作人员纷纷放弃了周末休息,以最严谨的态度、最认真的状态严防死守。也让媒体人忙东忙西、上蹿下跳,做起了“追风少年”。
所幸,努力没有白费,即便三个台风轮番光顾,上海也依然快速恢复了生产、生活,影响并不大。对此,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记者还在抱怨“这也算台风?雨都没见几滴。”
其实还是太平一点得好。这个在记者眼中的“弱鸡”台风——温比亚,一路北上,给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带来了大量降雨。而且,这雨下得确实大了些,以致山东省潍坊市的多个县市被淹,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笔者的家就在灾区,虽然并非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却也损失惨重。而当时受灾最重的潍坊寿光市,则几乎全市被淹,一度成为一片泽国,直到十几天后洪水才慢慢退却,留下一地狼藉。
灾情发生后,笔者回老家探望,并前往寿光进行了实地采访。当地人对于这场无妄之灾,虽然摇头叹息,却也豁达乐观,更难得的是那种淳朴,让笔者心中震颤不已。
口子村是寿光市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水位最高时,不少房屋惨遭“灭顶之灾”。笔者来到这个村子时,积水已经退去,整个村里都是晒干后龟裂的淤泥,散发出恶臭的气味。
村民在家中忙着整理那些被水浸泡过的衣物、橱柜,还能用的就拿出去晾晒,不能用的则含泪丢弃。他们的日子并不富裕,丢弃任何一件物品,都是损失。
老李头是口子村的一户村民,笔者到达时,他正与老伴在大街上晾晒衣物。他热情地邀请笔者去家里看看,他的老伴从卧室拿出一瓶矿泉水给笔者解渴:“家里没热水,你就喝瓶矿泉水吧,都是好心人送的,你看还有毛巾被和方便面。”说着,老李头的老伴抱出几件被塑料袋包裹的被褥。
笔者离开时,老李头和老伴送出家门。笔者安慰老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老人显得很不好意思:“感谢大家伙儿来救援,给政府添麻烦了。”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