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来临,通过方便快捷的在线短租平台订房已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现实情况是,短租房普遍打着“青旅”“民宿”的旗号,由民房私自改造,多属无证照经营。部分网站发布短租房房源时认证审核并不严格,有的短租房与平台上发布的位置、房间条件等信息严重不符,甚至存在多种安全隐患。
专家认为,应有专门的管理条例应对这个“灰色地带”。笔者认为,除此以外还需再加上一条:应该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设置一个监管督查机构,专门实施监管督查、接受投诉,以及依法处置相关的乱象。
众所周知,靠商家的道德自觉来规范行业行为,是靠不住的,必须要有相关的法规来制约。但是,如果没有专门的部门、专职的人员来司职,那么法规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至于目前的乱象,笔者认为,“惹不起,躲得起”,游客可以用脚投票:凡是认为不放心的民宿,干脆不要去光顾,防止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
王建慧

首页



放大
上一版